安徽日报丨“一带一路”上的海螺:义利相兼,造福一方民众
温馨提示:本文缺失图表,可关注“水泥地理”微信公众号查看完整原文。
近日,位于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海螺工厂,首辆载满熟料的运输车顺利出厂,这是海螺集团在乌兹别克斯坦投资的第二个水泥项目,每年可以为乌兹别克斯坦提供250余万吨优质产品。
10年来,海螺集团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40余家企业,成为国内同行业海外发展最快的企业之一,成为投资规模和产能规模的“双料冠军”。
深耕水泥建材行业四十余载,海螺集团形成从设计、试验,到生产调试运行、装备研发成套、物流贸易运输的水泥制造产业链。针对共建“一带一路”部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对水泥等建材产品的需求,海螺集团将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应用于海外投资项目,受到投资地政府和民众的欢迎。
老挝琅勃拉邦海螺水泥项目的原料磨、预热器、水泥磨、余热发电系统等主机设备,全是海螺自主生产制造,生产线装备整体国产化率达到90%。海螺新材缅甸项目、泰国项目的生产线全部由国内输出,生产的高档门窗产品不仅在当地热销,而且成功打入欧美、中东等市场。
目前,海螺集团已经在印尼、缅甸、柬埔寨、老挝、泰国、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发展了43家公司,累计完成投资超160亿元,年水泥产能超过2300万吨、型材产能3万余吨、塑钢和铝门窗加工能力10万平方米至15万平方米。
实体工厂的建设,为所在地提供高标准、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大大降低了当地基建成本,加快了城市化、现代化、工业化进程。柬埔寨马德望海螺建成投产之前,柬埔寨需要从国外进口水泥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如今马德望海螺产品以稳定的质量和优质服务赢得众多客户,成功应用于暹粒机场、金边体育场等重点项目。中老铁路、吴哥国际机场、德佐国际机场、金港高速公路、印尼德龙工业园、印尼青山工业园……海螺集团产品广泛应用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重大项目中,助推当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经济社会发展。
“走出去”的过程中,海螺集团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节能环保新技术、新装备,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绿色新动能。利用柬埔寨水稻规模种植的优势,海螺集团在马德望海螺规划设计了首套生物质燃料系统,使用稻壳作为燃料,既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有利于环境保护。作为海螺集团布局老挝的开篇之作,琅勃拉邦海螺7000多万元的环保投入占到总投资的30%。乌兹别克斯坦卡尔希海螺余热发电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约3000万千瓦时,节省标煤3600余吨,减排二氧化碳约9600吨。海螺装备制造基地研发制造的大型节能和高端装备出口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总额近30亿元。
海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军表示,企业用心将每一个海外项目打造成为先进技术“复合体”、城市环境“净化器”,帮助所在国绕过“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推动当地水泥工业和城市发展加快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走出去”的发展道路,也是义利相兼、民心相通之路。印尼南加海螺是海螺海外发展的第一站,被赞誉为中国水泥企业海外投资的里程碑、中国建材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成为跨国公司的里程碑。南加海螺连续多年被当地评为纳税大户,带动相关产业就业上千人次。缅甸海螺水泥的前身是皎施水泥厂,厂区老旧,设备老化。海螺进驻接管后,不仅让老生产线重新焕发生机,还新建了一条世界一流的日产5000吨生产线,为当地提供了400多个就业机会。将企业文化与当地文化相融合,注重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目前海螺海外项目本土员工超过4000人,本土化率达85%,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更多惠及当地民众。
水泥地理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请注册,凡本网注明"来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水泥地理"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泥地理"。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