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缺失图表,可关注“水泥地理”微信公众号查看完整原文。
冀东东水泥于2023年3月28日晚间披露年报,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45.44亿元,同比下降4.9%;实现归母净利润13.58亿元,同比下降51.7%,降幅较去年同期扩大;每股收益为0.51元。
注:冀东水泥于2021年11月17日完成重大资产重组。
公司2022年营业成本274.68亿元,同比上升3.4%,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9%,毛利率下降6.4%。期间费用率为15.5%,较上年升高0.9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大幅下降63.5%至22.69亿元。
从业务结构来看,“水泥”是企业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具体而言,“水泥”营业收入为267.38亿元,营收占比为77.4%,毛利率为20.4%。
冀东水泥年报提到,针对周期性非金属建材产品(主要指水泥、建筑石材、石灰、石膏及相关制品、玻璃、混凝土等产品,下同),应当披露所在细分行业或主要产品区域的市场竞争状况、公司的市场地位及竞争优势与劣势等情况: 公司在水泥行业拥有悠久的文化底蕴,中国第一桶水泥、第一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第一条国产新型干法水泥示范线均来自公司。公司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水泥生产厂商,主要市场覆盖京津冀、陕西、东北、内蒙古、山西、重庆等13余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公司水泥生产工艺先进,定制化服务及保供能力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成本优势与品牌优势,始终处于核心区域市场的引领地位。报告期内,各区域的市场情况如下: 京津冀区域:公司熟料产能占京津冀区域总产能的50%以上,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规模优势、矿山资源优势、质量优势、成本优势、品牌优势,处于区域市场领导地位。 陕西区域:公司在陕西的主要产能位于关中区域,布局咸阳、宝鸡、铜川等地,辐射整个关中市场,该区域经济发展动力足,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公司在区域内水泥及骨料产能规模领先,具有规模优势、产品优势、品牌优势、成本优势,盈利能力较强。 东北区域:吉林和黑龙江区域行业集中度较高,公司在黑龙江地区拥有东北地区单体规模最大的先进生产线,位于吉林区域的吉林环保和磐石公司具有协同处置生产线,产业链完整;公司在吉林和黑龙江区域生产线规模和成本优势明显,竞争力强。辽宁区域行业集中度偏低,公司在该区域的产能占比也相对较低。 内蒙古区域:公司在内蒙古区域既有石灰石熟料生产线,也有电石渣熟料生产线,规模位居区域第二;公司所属企业电石渣熟料生产线成本低,竞争力强。2022年度,内蒙古公司获得巨金山石灰石矿采矿权,公司在内蒙古区域的竞争力得以进一步提升。 山西区域:公司在晋北、晋中、晋南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产能规模位居区域第一,市场秩序持续改善,公司在山西省有规模、区位、成本和品牌优势,竞争优势强。 重庆区域:公司所属企业围绕重庆主城、渝西核心市场布局,向外辐射四川东部、南部地区,具有较强的规模优势、区位优势、品牌优势。公司产销模式以自产自销为主,根据销售对象的不同,建立了以直销与经销相结合的营销体系,并实施线上电商销售。报告期内,公司细分产品的生产量、销售量、库存量等经营性指标情况如下: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熟料产能1.10亿吨,2022年度产能发挥率约69.95%;水泥产能1.76亿吨,2022年度产能发挥率约48.94%;骨料产能6200万吨,2022年度产能发挥率约54.71%。
公司主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石灰石、冶金废渣与电厂排废,其中石灰石主要由公司自有矿山供应,少部分外采石灰石价格基本平稳;各型号水泥产品生产过程中对冶金废渣和电厂排废进行消化从而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冶金废渣与电厂排废由各企业向周边电厂、钢铁厂直采,价格平稳。公司主产品的主要能源为煤炭与电力,报告期内,煤炭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外购电价格同比上涨,致使主产品成本大幅增长。为降低煤炭和电力价格上涨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加强生产运营管理,通过加大燃料替代、进行节能降耗技改、提高长协煤采购量、峰谷错峰生产等措施,缓解了成本上涨的压力,保障了公司稳定生产运营。公司 2023 年经营计划
2023 年,公司围绕打造“国际一流的科技型、环保型、服务型建材产业集团”的战略定位,坚持“低碳化、智能化、融合化、服务化”发展方向,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正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统筹推进管理提升、动力变革、产业提质等工作,全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计划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360 亿元。为实现经营计划采取的措施
(1)聚焦目标发力,强化统筹布局,奋力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坚持“一区一策”与“一企一策”相结合,分区、分企实施营销策略,深入推动数字营销战略,由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加强与大集团的沟通对话和协调联动,引领行业自律,推进刚性错峰、精准错峰;持续强化“三降一减一提升”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降本增效长效机制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进一步统筹采购资源,提高规模采购优势,推进集采制度化、体系化运作,形成总部、区域集采,企业落地管理的全业务链条。(2)聚焦高质量发展,强化创新驱动,全力积蓄跨越发展新势能。升级“培优”工程,对标世界一流,持续优化管理机制,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推广应用”的发展思路,加快创新型领军企业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创建;加大科技创新资源投入,持续优化用能结构转换,加大新能源项目布局,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使用,实现从源头、过程到终端全链条降碳。(3)聚焦产业提质,强化协同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主业做强做优做大,深化与大企业战略合作,优化核心区域、重点区域产业布局,提升优势产能比重;围绕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拓展骨料产业,推动产业园区的布局;提高环保产业竞争力,整合内外部环保资源,构建技术研发、处置技术和业务统领多样化的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