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水泥地理| 调研足迹| 西南区| 四川:新四川,新水泥| 正文内容

    新四川,新水泥

    四川地区2008年水泥价格暴涨;2009年上半年外地水泥大量涌入,导致价格一路下滑;下半年市场又出现供不应求,大多企业需按计划发水泥。四川水泥市场在短时间内,如此频繁地“攻防转换”引起外界的关注,各种观点更是急切地梳理清楚驱动四川水泥市场变换的更深层次原因。

    四川轰然启动的高价市场,吸引了各方投资者,来自不同渠道的生产线产能统计记录不断被刷新,甚至有媒体报道将达到2010年水泥产能将达到2亿吨。为此,媒体、分析师纷纷撰文发出四川水泥产能要严重过剩的警示;而政府面对质疑在审批项目时似乎毫不手软,一条又一条的生产线批出来,也给出批线理由;投资者掏腰包空前踊跃,一个接一个项目破土动工,形成巨大反差。是媒体、分析师们“旁观者清”,还是政府和投资人掌握了更多不为外界所知的“隐情”,抑或是在政府和投资人面对各自的超额利润时愿意“铤而走险”……

    11月7日到19日,数字水泥网调研小组深入四川开展全面调研。历时12天,走访了四川及周边的重庆、云南三省市的17个州市,同44家企业的高管和一线市场人员进行了面对面交流。更是深入“5.12地震”的重灾区,观察灾后重建进度及对水泥市场的影响。路途艰辛虽不足道,却也能佐证四川水泥工业在高原与盆地间的发展来之不易。根据访谈获得信息和观察体会到的水泥市场冷暖,辅以“数字水泥”的数据库资料,我们整理出这篇调研报告,希望能够和各方一起来探讨四川水泥的现象,问题和发展趋势。

    一、四川经济与水泥: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造就特色水泥工业

    1.四川经济概述

    四川地处西南内陆,国土面积48.5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五位。全省大致可分为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7.46%。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无论矿产、水利,还是人力、区位优势等在西部都占有比较优势,对区域发展有很强的支撑力。但过多的人口,导致了其人均经济存量较低,加上交通运输瓶颈的制约,使得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后列。

    2.四川水泥特点

    从调研的结果来看,当前四川无论是总量、规模、技术结构上看,和全国新型干法生产线的建设还有大差距。

    1)企业多,规模小,行业生产集中度低

    截止2008年底,四川省322家水泥生产企业平均规模18.84万吨。其中20万吨以下小规模企业数占全省企业总数的 76.71%,而产量却只有35.12%。四川水泥企业的“量大面广规模小”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性地扭转。

    2)新型干法水泥发展滞后

    四川新型干法水泥发展有自己的地区特点。高原、多山地的地形因素;加之受市场、运输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四川大部分地区不能像东部地区(平原、丘陵地区)那样建设大规模生产线。截至2008年底,四川投产29条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产能合计2,064.6万吨,生产线平均规模在2500 t/d 以下。

    3)相对封闭的市场环境

    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及交通运输条件下,四川水泥销售半径一般在150公里的范围内(川西北的甘孜、阿坝除和部分水电站项目除外)。四川水泥产品大部分在省内销售,周边省市重庆和陕西有水泥流入。有数据显示,四川水泥跨省市流动约占产销的约占5~10%左右。

    二、四川水泥市场:四轮驱动,水泥“雄起”

    1.西部大开发 + 特区概念:政策暖风频吹,四川水泥迎来历史性机遇

    2000年,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四川是重点地区;在2007年又和重庆一起被获批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近10年来,有利于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暖风频吹,四川也顺势提出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为总体方向,在综合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大的发展。

    2000年~2008年,四川省GDP年均增长11.6%,始终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2008年度生产总值达到12,506亿元,是西部率先突破万亿大关的省份。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2000年的1,404亿元增加到2008年7,602亿元(今年预计达到1.2万亿),年均增长23.5%。

    经济社会要发展,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必然先行,这为四川省水泥工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水泥产量从2000年的2,766万吨,增长到2007年的6,214万吨,年均增长12.25%;2008年受地震影响,实现产量6,066万吨,下降2.37%;2009年预计8,700万吨,同比增长45%。

    2.产业结构调整:内生的技术进步处于活跃发展期

    中国水泥协会的初步统计2008年四川水泥新型干法比重仅为30%,大幅低于全国平均63%的比重水平,新型干法比重仅高于贵州省,在全国排倒数第二。而在四川省经济委员会下发的《关于加快我省水泥行业技术进步推进结构调整的意见》,中要求“力争”到2010年使四川省水泥行业新型干法水泥占水泥总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可见四川省对水泥技术进步要求之迫切和推进之困难。

    但在国家对产业升级的决心越来越大,对节能减排要求日趋严格的情况下和政策高压下,四川未来两年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必然加速推进,新型干法水泥也要加速发展,以保持供需平衡。2007年11月由于环保问题,成都突然关闭44家立窑企业引起成都周边水泥价格急升进而带动全省大部分地区水泥价格大幅上扬。这种事件的突发,就要求新型干法的发展必须一定程度的领先于淘汰落后的推进,四川水泥工业发展进入了技术升级,结构调整的高度活跃期。

    3.灾后重建:家园重建,水泥一马当先

    就在因短时间集中淘汰落后产能,导致供需失衡,价格高涨时,突如其来的“5.12地震”发生后,灾后重建对水泥的巨大需求把四川水泥工业再次推到了“聚光灯”下。

    “5.12地震”给四川造成了惨重的损失,但445万户城乡居民住房重建、5.1万公里公路、5,500公里的铁路……灾区灾后重建的数字背后,是近1.7万亿元的巨额资金投入,这其中大部分涉及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这方面投资力度的增强必然带来对水泥需求的高涨。各方对灾后四川水泥需求总量,以及各阶段需求量的变动都有不同估算。

    在供需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四川省物价局不得不一度对省内生产的建筑用水泥的出厂价、销售价实行最高限价。价格水平为5月11日各企业的实际执行价格。实际上5月11日及之前四川水泥价格一直处于较高水平(P.O 42.5在400~500元/吨)。

    本次调研中,我们特地深入灾区观察重建推进情况,实地感受和询问水泥供需情况。目前,全省纳入国家规划的恢复重建项目已累计开工27,113个,占重建任务的91.3%。其中64.6%的已完工;累计完成投资5,531.7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58.9%。水泥的供需在经历了重建初期需要大规模从外地长途调运入川以平衡市场后,目前通过长江逆流而上入川的水泥量大幅降低,基本依靠省内供给能够满足正常需求。价格也经历了解除最高限价后,一路下滑,向理性回归。

    通过以上的数据和实事,我们认为,虽然各路资本对灾后四川水泥行业投资热情空前高涨,纷纷加大加速在四川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投入,新型干法产能急剧扩大和加速释放;但与此同时国家也要求将原计划三年完成的重建任务压缩到两年完成,这两大因素综合在一起就很大的程度抹平了供需严重失衡的峰值,四川水泥供需及价格波动的幅度比各方预计的要小,持续的时间要短。

    4.应对金融危机:大规模投资保增长,水泥市场再添一把火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央出台了4万亿规模的一揽子投资方案,各省也相继出台配套措施以扩大内需。四川省把扩大内需政策措施和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有机结合,去年11月18日,四川省《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出台,提出2009年力争完成投资1.2万亿元左右;力争到2010年累计完成投资3万亿元以上。

    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四川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753亿元,同比增长68%,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40个百分点。1至10月,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2,424.2亿元,增长79.2%,占投资比重24.9%。全省铁路建设完成投资160.45亿元,增长400%;公路建设完成投资481.99亿元,同比增长96.3%。

    四川努力扩大投资的结果,使四川经济先于全国触底,带来水泥市场需求同步增长。1至10月,四川省水泥产量7,165.56万吨,超过去年全年产量;增速高达45%,大幅领先全国。

    三、区域市场分析

    1.大成都经济圈:万千宠爱集一身

    大成都经济圈,包括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根据水泥市场的流向,将乐山划入该区域。

    大成都经济圈先后被定位为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点开发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该区域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是成渝经济区内发展腹地最广、集聚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四川省赋予该区域以建设大枢纽、构建大都市圈、推进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实现大带动的主要任务。

    首当其冲的是加快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建设要加快成(都)兰(州)、成(都)贵(阳)客专、成(都)西(安)客专、成(都)渝(重庆)客专、成(都)昆(明)扩能改造等铁路项目建设,直接引入12条铁路形成环形枢纽布局。构建覆盖主要城市的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公路突出与周边省(市、区)高速公路的畅通连接,加快建设成都-自贡-泸州-赤水(川黔界)、成都-什邡-绵阳、成都-南部-巴中-桃园(陕西界)等高速公路;新建成都第二绕城高速。水运重点建设乐山港,构建成都主枢纽最快捷的出川水运大通道。航空重点完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枢纽功能,加快建设新航站楼,规划建设成都第二机场,新建乐山机场。

    综合以上因素,造就了大成都区成为四川省水泥消费需求最为旺盛的区域,持续能力最强,价格也高于其它地区。2008年该区域新型干法熟料产能1,350万吨,到2010年将增加到4,300万吨以上。

    2.川东北:格局巨变的前夜

    川东北地区处于成渝经济区腹心地带,由广元市、巴中市、达州市、广安市、南充市、遂宁市构成。

    川东北经济区是四川石灰石主要储量区,为发展水泥工业奠定了原材料基础。同时川东北丰富的水力资源和天然气资源也非常丰富,近年来在水电梯级开发和四川新的能源储备基地建设拉动了地区水泥需求,潜在的需求释放。

    调研中发现,早前由于传动别经济发展滞后,在有重点工程启动或短期市场吃紧时,重庆的水泥跨区流入川东北。但随着潜在市场被激活,吸引了海螺、华新等这样的巨头进驻,以及本地企业的加紧扩张,重庆水泥入川将越来越少。

    预计到2010年,新型干法熟料产能将接近2,000万吨的规模,这将彻底扭转川渝两地的水泥流动方向。届时海螺也将以420万吨的熟料产能超过现在地区龙头利森,成为新的行业领导者。海螺仅凭一己之力就或将改变川东北甚至成渝地区水泥业的“原生态”。

    3.川南: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亮点

    在规划经济圈时,川南经济区主要包括自贡、宜宾、泸州、内江、乐山5市是除成都经济圈外四川第二大经济圈。但我们结合水泥流向等因素,把乐山划入了大成都区。

    川南是四川的第二大水泥产区。截止今年10月,水泥产量1,585.30万吨,占全省产量比重的22.12%;2010年新型干法熟料产能将达到1,140万吨。川南水能资源丰富,修建水利、水电工程是水泥需求的重要增长点,特种水泥需求强劲。

    4.攀西:价格洼地,期待回归

    攀西市场包括攀枝花市、凉山州、雅安市3个市(州)。调研企业普遍反应区域内产能过剩,去年攀西地区的水泥总产量在600万吨左右,今年正在建设的生产线有8条,其中攀枝花2条、雅安3条、凉山3条,预计新增产能近600万吨,比去年产能翻了一倍。攀西地区是四川水泥价格洼地,云南水泥不断涌入,小立窑还普遍存在,市场竞争混乱。

    但在悲观的同时,企业也看到了些许希望。眼下,省里要求攀西大力发展以水电为代表的能源产业,一批大坝及配套工程将相继开建;另外,攀钢准备在西昌打造第二个生产基地,有重点工程的拉动,预计明后年水泥消费量将会增加,加上落后产能的淘汰,预计价格会有所回升。

    5.川西北:寂静的“少数派”

    相较其他各区有灾后重建、能源基地建设、经济再腾飞、兴修水利水电等相关条件的刺激,拉动水泥需求,活跃市场。川西北则没有更精彩的表现,市场略显寂静。

    川西北地区包括,甘孜、阿坝藏族自治州,属于青藏高原南隅部分,是一个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区。四川省把这片区域定位为生态经济区,相对较弱的环境承载力,限制了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只能是“点状发展”。水泥需求极为有限。

    2008年以前,这片地区没有任何新型干法生产线,目前也只有四川泸定山盛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的一条2000 t/d和治权集团紫坪水泥有限公司的一条2500 t/d的生产线在建,预计分别在2009年和2010投产,届时无论是环境容量还是市场容量都将饱和。

    四、代表性企业评述

    1.老牌企业:或将错失机遇

    1)四川金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水泥业实业被资本戏弄的又一个教材

    四川金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重点支持的60户水泥企业,在峨嵋地区拥有5条水泥生产线,共计产能230万吨(其中130万吨落后产能)。于1993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但金顶并没能利用好这个融资平台,反而是深陷资本运作的黑洞。

    金顶的2008年年报显示预计到2009年底,公司的水泥年生产能力将近550万吨。就在计划实现产能翻番的时候,2009年5月13日四川金顶接到证监会的调查通知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一案,成都稽查局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由此开始,一个“弥天大谎”被逐步揭开。原来自华伦集团2005年入主金顶后,华伦先后几次将四川金顶的控股子公司卖给自己隐蔽的关联公司,几乎把金顶掏空。

    随着案情的深入,上市的金顶被“ST”处理。到2009年12月18日,受资金链断裂影响,就在ST金顶宣布母公司全线停产之后,公司合并报表的全资子公司仁寿县人民特种水泥有限公司也宣告停产。重组方案确迟迟不能出笼,金顶何去何从还是迷。金顶的遭遇在中国资本市场中绝对不是偶然,也绝非少数。秦岭或是前车之鉴,水泥行业在资本市场得到的教训太深刻,代价太大了,后来者更需谨慎。

    2)拉法基:昨日引领新思维 今天面临新挑战

    拉法基1999年底进入四川,2005年收购双马集团100%股权,间接收购由双马集团控股66.5%的上市公司ST双马,使其变成为中国A股市场上首家由外资控股的上市公司。在控制双马后,拉法基在四川的地位上升到第一。

    随后拉法基在四川的扩张基本陷入停滞。到2008年10月15日,都江堰拉法基才举行了第三条线4600 t/d的奠基仪式,要到2010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四线还仅仅是计划中。

    拉法基在四川甚至中国扩展的速度,在众人的眼里看来失去了众多机会,但不得不承认其进入中国市场后给中国水泥行业带来了不少新思维,新作法。其在都江堰项目投资中的10%用于环保,在开采矿山后的回填和复垦成为国内水泥生产企业环保的榜样,拉法基的优良品质+严格管理+物流保障+技术指导,随着市场份额的扩大而得到市场的认同。

    但拉法基的下一步棋怎么走,难道听任别人在自己的领地纵马驰骋,甘心沦落到“第二梯队”? 以拉法基缓慢的速度,投资新线赶不上抢占市场,收购又无新的进展,拉法基下一步究竟怎么发展,怎么应对即将到来的残酷竞争? 毕竟企业生存靠的不仅仅是理念,从市场换来真金白银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

    2.本地企业:各显神通,成功突围

    1)峨胜水泥:自力更生  不断飞越标杆

    公司现有两个制造厂,其中胜利制造厂拥有1000 t/d、2000 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各1条,主要生产特种水泥,年产能120万吨。九里制造一厂拥有4600 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3条,主要生产通用水泥,年产能600万吨。2008年水泥熟料产能和拉法基持平,并排坐上了四川水泥的头把交椅。

    近3年间,“峨胜水泥”以全力“打造千万吨级一流水泥企业”为目标,相继开工建设五条4600 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2009年1至10月,峨胜水泥实现的销售收入、利润和上缴税金大幅上升,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4.82%、43.53%和50.63%。预计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3亿多元、利润7亿多元。今年底到明年初,峨胜第四、五期4600 t/d生产线也将相继点火投产,成为四川水泥新的龙头。

    2)星船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整体规划 区域布局

    四川省星船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是四川省川威集团公司下的控股子公司。现有资产12.25亿元,资产负债率仅为55%。公司下辖3个控股子公司,1个非控股公司。拥有石灰石矿储量近2亿吨。

    2009年,星船城水泥在原有生产线基础上在再投产两条2500 t/d生产线,巩固了内江地区控制力,并进入巴中地区。成功实现了“整体规划,区域布局”的发展道路。截止目前,星船城水泥拥有4条已投产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水泥产能达521万吨,另在建一条4000 t/d。

    目前公司正在加快推进上市工作,拓宽融资渠道后,通加速市场整合等方式,星船城继续扩大规模和提高综合竞争力,公司目标年产新型干法水泥2,000万吨,发展成为一个以水泥生产为核心,积极向产业链上下游辐射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3)四川省治权集团:引入战略投资者 实现多赢

    四川省治权集团公司目前下辖三个水泥分公司:治权皓宇水泥有限公司(雅安)、治权紫坪水泥有限公司(阿坝州)及治权凯霖水泥有限公司(成都);产品销售市场以雅安地区、甘孜州、阿坝州及成都市各郊县为主。皓宇水泥有限公司现拥有1000 t/d和2500 t/d熟料水泥生产线各一条,年产170万吨高中档水泥系列产品能力。紫水公司于2008年开始新建2条2500 t/d熟料水泥生产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0年2月份点火投产。

    集团公司在2008年初成功引进了美国EOS及美林证券等战略投资伙伴,并在2008年8月前达成了5,800万美元的股权融资及一亿五千万美金的债券融资协议,随后在成都崇州新建两条5000 t/d新型干法生产线,项目一期5000 t/d生产线预计在2010年8月前投产。目前崇州项目以被摩根大通纳入重点项目,正在洽谈具体合作协议。预计在2010年成立合资公司,并整合皓宇公司、紫坪公司及摩根大通在贵州和四川的其它几条生产线,组建中国西南水泥集团(SWCC),三年内形成年产水泥3,000万吨以上。整合后更有助于集团公司提高所在区域的竞争力,因此两家企业通过资本重组联合后可实现多方共赢。

    3.外来巨头们:虎视眈眈,势在必得

    1)海螺集团:西进,再造一个海螺

    海螺集团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启动西部发展战略,先后启动了在甘肃、四川、重庆、贵州、陕西等地多个项目。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海螺更是加快了川、渝等地项目的建设步伐。海螺在四川目前布有广元和达州两个点:

    广元海螺,规划建设两条4500 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配套年产440万吨水泥粉磨。一线目前正在加紧建设当中,预计2009年12月底投产。

    达州海螺,规划建设两条4500 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配套年产440万吨水泥粉磨。一线预计今年12月底投产点火,水泥磨明年一月中旬建成;二线工程建设已经中期,明年有望投产。

    海螺对市场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区域布局能力在业界有目共睹。四川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灾后重建又是名利双收的事,海螺绝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海螺在四川的两点布局和陕西,甘肃的点一起协同,将实现对成渝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这两大西部开发龙头的掌控,也基本搭建起海螺在西部市场的框架,将携其在东部市场积累的成熟生产管理和市场运作经验,到四川及西部地区攻城拔寨,实现其再造一个海螺的规划。

    2)华新水泥:川、渝、滇组合拳,志在大西南

    2008年6月华新在四川省渠县的的第一条生产线4000 t/d熟料生产线开建;2009年2月在万源市规划建设两条2500 t/d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并配套4.5MW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

    华新在重庆设有渝北和涪陵两个生产基地,全部建成投产后华新在重庆地区将形成年产750万吨水泥、年产1,000万吨建筑骨料及年产100万吨混凝土的生产规模。华新在重庆的基地和四川是一江之隔、随着地区交通的改善,两地的互动更是方便。华新在云南昭通和东川的两条生产线与四川的攀枝花隔江而望,在攀西的水电站市场和四川同行屡有交锋。

    华新在四川的生产线也都处于在建状态,但观察其川、渝、滇的整体布局,不难看出其进取大西南的“野心”。

    3)中联水泥:或掀西部水泥整合浪潮

    中国建材旗下中联水泥有限公司的在北川和安县建设两条4800 t/d熟料水泥生产线,中联水泥进入四川后,绝不会拘泥于一两个点位上的发展。公司对外透露,中国建材的水泥业务在全国实施的是区域战略,目前在淮海区域、东南经济区、北方水泥市场已经有了既定布局。进入四川,会在一部分核心区域进行规划,计划在绵阳、成都、广元等重灾区探讨新型干法水泥项目的设立。

    中国建材是一个有着整合文化的企业,旗下的中联水泥、南方水泥和北方水泥都是以在区域里进行联合重组而快速发展的。根据中国建材的发展规划,未来5~10年内将在四川投入近100亿元,成都也将成为其西南总部所在地。时机成熟时,中国建材或将在以四川为核心的西部地区掀起整合的浪潮。

    五、四川水泥未来路

    1.驱动力不减,水泥市场仍在扩容

    在调研期间,四川省政府西部开发办公室向外界透露,省政府已经规划好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发展框架方案,并公布了《展望未来,四川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发展思路》(以下简称《思路》)中的部分数据指标:到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5,000亿元;到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力争达到26,000亿元;到2020年,全省生产总值力争达到47,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四川省将大力投入,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其中围绕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将打造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五位一体的现代立体快速交通网络。重点是成(都)兰(州)、成(都)贵(阳)、成(都)昆(明)二线、川藏、兰(州)渝(重庆)、成(都)渝(重庆)客运专线、成(都)绵(阳)乐(山)客运专线等铁路通道建设,为打造国际运输大通道,建设成(都)渝(重庆)复线、成(都)绵(阳)复线、宜宾—泸州—川渝界、达州—万州、攀枝花—丽江、南充—大竹—梁平等高速公路出川通道建设。还有川江航道整治和岷江航电综合开发;双流机场二跑道及新航站楼、稻城亚丁、泸州、宜宾机场迁建等机场的规划、建设和改造。成都地铁发展也被作为四川省未来十年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在未来十年内,成都地铁1~7号线项目将相继开工建设。

    从长远看,一系列刺激投资和消费的措施及灾后重建,都将给四川经济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水泥产品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原材料,是与经济发展速度密切相关的投资拉动型产品。随着四川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城乡居民住房水平的升级,都将带来水泥市场需求同步增长,进而拉动水泥工业的快速发展。

    2.政策保驾护航,难走浙江路

    近期,针对包括水泥在内的部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措施抑制产能过剩。

    9 月底国务院批转了《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通知》,要对水泥现有在建和未开工项目进行认真清理。

    10 月底工信部《关于报送水泥和平板玻璃淘汰落后产能2009 年计划及三年计划的通知》要求各地抓紧制定三年内彻底淘汰水泥落后产能时间表,并于11月底前上报。

    11 月发改委发布了《关于水泥、平板玻璃建设项目清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将对2009 年9 月30 日前尚未投产的在建项目、已核准未开工水泥项目(含水泥熟料线和粉磨站)认真清理。坚决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未核准项目一律不得开工。

    业界普遍认为这次政策力度较以往都有所加大,可操作性也进一步增强。发改委主要负责清理在建和拟建项目,工信部主要负责淘汰落后产能。《淘汰通知》有利推进落实彻底淘汰进度。《清理通知》明显将水泥审批权上收到了国家层面、这将彻底结束各地乱审批局面。若上述两个细则得到良好执行,在新建产能严格审查的情况下,未来产能增速将放缓;加上淘汰落后产能的强力推进,在落后产能占比较高的区域甚至可能出现实际产量负增长的情况。

    而新的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两个文件也即将颁布,预计行业准入门槛将进一步提高。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促使水泥行业健康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从当前情况分析,仅在政策层面就堵住了四川像浙江那样依靠新建生产线外延式扩张的情况;四川企业将更多转向依靠并购或重组的方式进行扩张,而行业集中度将提高。更有利于四川水泥尽早结束企业多,规模小,行业生产集中度低的“顽疾”。

    3.防微杜渐,科学发展,闯出一片艳阳天

    从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来看,经济发展到何种程度,所对应的人均消费量各国的趋势基本相一致,也是不可改变和逾越的。换句话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程度是由钢筋、水泥堆积起来的。当前,四川省水泥消费平均水平处于全国下游,不仅离发达地区还有较大差距,省内各水泥产销地区的发展也很不平衡,水泥消费市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从投资拉动和产业支撑看,处于上升期的四川经济为水泥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依托。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发展,四川经济社会已经确认迈入上升期。2007年四川省GDP增速达14.20%,创造近三十来的新高;2009年前三季度四川GDP增幅13.5%,全年预计增长可达14%。这为即将开始的“十二五”时期持续快速发展积蓄了势能。即使在灾后重建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措施退出后,四川经济发展仍然后劲十足,水泥行业也大有可为。

    在本文第二章节叙述的四大主要因素的刺激下,目前各方面在四川新上水泥项目积极性高涨,面对现实的利益驱动和历史大机遇,企业的投资行为也无可厚非,毕竟逐利和冒险都是资本的属性。在据本次调研的不完全统计,2009年将新增38条熟料生产线,产能3,500万吨;2010年还将新增25条生产线,届时全省新型干法熟料产能将达到8,400万吨。单从投资角度看,四川水泥行业有过度投资现象和产能过剩的风险。但由于水泥产能在一段时间或局部地区不足也将引起水泥价格非理性上升。为保持供需平衡,就又要求在相应的时段具备有富裕的水泥产能。2007年末成都水泥市场的大幅波动给了业内一个警示。根据最新的政策动向,四川省在未来两、三年还面临4,200万吨左右的落后产能需要彻底退出,新上及在建项目也将面临严格的控制,这无疑从两个方向上减轻了产能过快扩胸行的压力。

    四川水泥工业发展进入新的发展转型时期,如何把握新增生产能力、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相对平衡,对管理部门和企业都是一场考验。四川若能汲取其他地区水泥工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产能过剩防微杜渐;尊重行业发展规律,结合地区的特点和优势,清醒地认识自身所处发展阶段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得失;使水泥工业能够尽可能地保持平稳而持续的发展。
      


    [责任编辑:GC02]
    打印 | 标签:四川

    水泥地理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请注册,凡本网注明"来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水泥地理"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泥地理"。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随时了解市场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