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水泥地理| | 正文内容

    2017'水泥市场进行时

    一、全国市场价格预期

    2017年水泥市场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应该说普遍看好。

    2017年已经过去两个月,经过史无前例的错峰生产,供给端普遍得到控制,市场的供需弹性得以改观,正在迎接年度旺季来临。

    将2005年以来价格的走势变化形成的区间归纳如下:

    第一平台:2010、2011年(4万亿顶峰期),380元/吨以上;

    第二平台:2008、2009年(4万亿前期),360~380元/吨;

    第三平台:2012~2014年(4万亿之后),330~359元/吨;

    第四平台:2005~2007年(4万亿之前),300~329元/吨;

    第五平台:2015~2016年(需求负增长之后),300元/吨以下。

    目前价格334元/吨,处于第三平台,全年站稳第三平台,是产业内心期望,挑战第二平台,不应是奢望。

    1. 当前334元/吨价格高于2005~2007和2015~2016年这两个价格平台期,2005~2007年是4万亿启动前;2015~2016年是需求负增长后。

    2016年12月底收官341元/吨,2月度价格330元/吨,两个月仅下滑11元/吨,逾越第四平台,站位在第三平台上。市场即将进入旺季,目前价格对水泥市场价格回调奠定非常有利基础。

    2. 2012~2014年,4万亿投资完成,需求放缓,价格较前有所下滑,回到第三平台,在347~359元/吨之间。

    当前价格已在第三平台站住脚,必然会在第一波旺季来临之际(3~5月))推涨价格,这一轮价格的目标是冲击第三平台高位,若能突破,进入第二平台更为理想(2008~2009年, 364~367元/吨),为年末价格推涨,会大大减轻压力。

    3. 6~8月,进入雨季,价格会有所回落。房地产是今年最不确定因素,下半年体现会更明显,弹性有多大,基建投资能否抵消,这一时期是价格最为敏感期,也是考验全年价格的分水岭。

    2017年主要是供给端对价格的定价权最为胜算。因为水泥需求还在高位,2016年供需弹性有微小改善,大企业市场的主控力量大大加强。这期间仍然取决于供给端的控制,稳价最为重要,目标值是将价格稳在第三平台上,说白点,仍然是年初手法的继续,但政府错峰生产的背景会打折扣,主要取决于地方的市场控制力。

    4. 9~12月,年末旺季来临,若6~8月表现中规中矩,这期间需求只要持平去年,全年的水泥价格冲击360元/吨,并不是问题。上冲的力度取决于需求的支撑力度。

    当然这是市场目前乐观看法,保三(平台)冲二(平台)是今年市场价格主旋律,前提是需求持平去年。

    二、当前区域市场表现

    截止2月底水泥市场价格已交出满意答卷,但区域间有很大差异。

    华北、中南、西北三地价格在近年高位,华北、中南353元/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位于价格第三平台高位,是今年拉升价格主力。两地水泥产量占全国38%,对改变全国效益权重,是重要推手,应该看好。

    西北322元/吨,处于价格第四平台。


    华东、西南价格持平2016年同期,华东301元/吨,全国最低;西南313元/吨,进入市场旺季,挑战价格第三平台是主攻方向,应该不出意外。西南去年上半年市场覆辙今年不应重蹈。这两个地区都具有弹性,华东更强一些,在今年其他地区都向好的情况下,市场不会啦华东的后腿,那就要看华东的表现了,尤其是长三角。

    东北价格310元/吨,一改前期领先全国走势,至2011年后,首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略高于2016年同期。

    3月,市场旺季来临,水泥企业按计划陆续点火开窑,供需间博弈体现在价格上,往年都是长三角打响第一枪,往往是熟料先导,今年也不例外。两广也有小幅回涨,3月份需求、价格是今年市场的前哨战,值得"非常"关注。

    目前处于第五平台价格的有10个省份,主要分布在沿长江一带,占5个。此次旺季的行情在这里会有所表现。其他5个省份或是产能严重过剩,或是集中度过低。这10个省份能不能"摘帽脱贫",何时"摘帽脱贫",对全国影响甚重大,应该是攻坚的一仗。

    第四平台,5个省份,价格都有上调动能。

    位于其他平台的地区,价格持平是首要目标,上冲就是收获。在第二平台的4个省份,是去年表现的佼佼者

    三、关注区域市场4个指标的表现

    水泥是强周期产业,和投资关系最为密切,在年度里又有季节因素。价格是市场风向标,但和需求、产能利用率、集中度有很大关系,要结合区域进行立体分析:

    需求:取决于投资,产业无法控制,只能做出判断、推测;

    产能利用率:通过“去产量”、“去产能”手段,改善供需关系;

    集中度: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企业重组,提高集中度,不断提升市场控制力;

    产能利用率、集中度,在政府支持下,通过产业自身力量不断推进。

    效益:在集中度日益提高背景下,市场控制力量不断加强,产能利用率提高(去产能),从而保证产业效益。

    4个指标关系相互间作用,是今年市场走向的关键指标

     


    [责任编辑:GC03]
    打印 | 标签:

    水泥地理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请注册,凡本网注明"来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水泥地理"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泥地理"。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随时了解市场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