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水泥地理| 行业新闻| 企业| 正文内容

    中国建材集团发布2015年社会责任报告

    6月26日,中国建材集团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责任引领创新  管理推动发展——2016中国工业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上发布了2015年社会责任报告。这是中国建材集团连续第七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报告以“站在道德高地做企业”为主题,阐述了一直以来中国建材集团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和逻辑。

    “十二五”期间,中国建材集团围绕“做强做优、世界一流”的战略目标,积极转方式调结构,深化市场化改革,大力推进水泥和玻璃的结构调整、联合重组和节能减排,大力发展新型建材、新型房屋和新能源材料,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十二五”期间,中国建材集团累计实现利润总额554亿元,上交税金612亿元,社会贡献总额2208亿元。从一个资本金少、底子薄的草根企业成长为拥有18万员工、4000多亿元资产的世界500强企业。

    回顾“十二五”,中国建材集团从发布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起步,建立社会责任组织体系,制定和完善社会责任管理制度;深化责任理念,建立责任模型;开展利益相关方管理,实施社会责任报告定期发布;构筑五大责任框架体系,持续开展履责实践,持续提升履责能力和履责水平;开展责任研究,加入责任倡议组织和行动计划,推动责任传播和共享;实现了从无到有的成长,成为了社会责任的实践者、带动者和引领者。

    中国建材集团始终认为,做企业的根本目的是要为社会大众服务,小胜靠智、大胜靠德,企业的发展要与人类的福祉、国家的命运、行业的利益、员工的幸福结合起来,要站在道德的高地做企业。

    中国建材集团以人为本,追求实现人的价值和幸福。全力维护员工权益,持续完善安全体系和保障机制,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2015年,集团职业卫生安全投入达5.7亿元;尊重并维护员工的尊严和幸福,为员工提供展现自身才能的舞台,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在工作中获得认同感、成就感和归属感。2015年组织员工参加各种文体活动约17.8万人次,帮扶特殊群体投入达709.1万元。

    中国建材集团以行业大局为重,走互利共赢的道路。坚持行业利益高于企业利益,努力推进行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带头构建和维护健康合规的市场环境,以优异的经营业绩回报股东和投资者,以高质量产品服务客户,与行业和产业链伙伴共同成长。整合并不断壮大行业科技资源,打造行业创新旗舰,引领行业可持续发展。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成功运用于北京奥运、高铁、三峡、北斗卫星及武器装备等重大工程和项目建设。目前累计拥有有效专利5600多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总数达到9个,位列央企第一。

    中国建材集团以人类福祉为先,遵循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逻辑。始终坚持工业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方式,综合利用工业和城市废弃资源,用尽可能低的消耗和排放制造低碳产品,2015年实现消纳固体废弃物7500多万吨;致力于为社会提供绿色环保的建材产品,为新能源产业提供产品和服务支持,其中集团的薄膜电池组件太阳能转化效率突破17.9%,为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分享有效的节能环保技术和管理经验,倡导全行业和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15年,推进实施“责任蓝天”行动计划,将守卫蓝天作为企业的第一责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建材集团以共同发展为纲,践行负责任的“一带一路”运营模式。中国建材集团是共同发展理念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发挥自身产业优势的同时,带动所在区域和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十二五”期间,集团累计上缴地方税金421.3亿元,提供就业机会超过9万个,实施公益捐赠8830.6万元。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2015社会责任报告》经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评级,评级专家组从完整性、实质性、平衡性、可比性、可读性、创新性对报告进行评价,综合评定结果为五星,是一份卓越的社会责任报告,也是中国建材集团连续第四本五星级社会责任报告。

    2016中国工业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由中国工经联主办,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人社部、环保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安监总局等国务院有关部门指导,中国煤炭、机械、钢铁、石化、轻工、纺织、建材、有色、电力九家全国性行业协会(联合会)协办。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经联会长李毅中,工信部副部长冯飞,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李兆前等领导出席会议。联合国工发组织驻华代表处阿佳尼先生出席会议并致辞,百家企业集中发布了2015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责任编辑:GC03]

    水泥地理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请注册,凡本网注明"来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水泥地理"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泥地理"。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随时了解市场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