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水泥地理| 行业新闻| 企业| 正文内容

    “混改”成就“万年青”

    “我们每年使用粉煤灰、有色金属废渣等各种工业废弃物约300万吨,为发展循环经济贡献了‘万年青力量’。”8月25日,记者来到江西于都南方万年青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世锋微笑着介绍。

    走进工厂,耳边传来机械运转的声音,却难得看到工作人员。“现在公司都是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作人员在中控室通过电脑对生产环节进行调控。你看,整条生产线都是封闭式的。为了减少粉尘,公司还在各个生产环节安装了除尘设备,产生的烟气也都进行了脱硫脱硝处理,做到零排放。”该公司安环部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技术改造,厂区生产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也在不断提升。

    8月份,于都万年青工厂被国家工信部纳入全国首批国家级“绿色工厂”,这是江西省第一家通过认定的“绿色工厂”水泥生产企业。“所谓的绿色工厂,就是在项目设计、装备选型、工艺布局和生产过程中始终坚持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和能源低碳化。”李世锋介绍道。

    在建筑用材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于都万年青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水泥行业“绿色制造”的领头羊。立足于打造“绿色工厂”,于都万年青从提质增效、延长产业链等方面延伸,进一步确立了“万年青”这个金字招牌。

    江西于都南方万年青水泥有限公司的前身为江西国兴集团水泥公司,原系赣州市最大的民营水泥生产企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营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工作执行力高,管理成本低,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迅速。但是,由于创建历史短,融资渠道单一,技术力量缺乏,发展后劲严重不足,无力担当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历史重任。

    2008年3月,通过联合重组,“国兴”加盟了江西省水泥龙头企业——江西南方万年青水泥有限公司,合资注册成立江西于都南方万年青水泥有限公司,其中江西国兴集团占股20%,江西南方万年青水泥有限公司控股80%,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经营管理。据统计,“混改”10年来,公司熟料生产规模增长了200%,总资产规模增长了275%,销售收入规模增长了876%,纳税规模增长了316%,效益规模增长了169%。

    2017年上半年,赣州万年青水泥有限公司水泥、商砼、新材三大板块实现销售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58%;实现利税超3亿元,同比翻了一番;生产和销售水泥420万吨、商品混凝土93万方、新型墙材9000万标块,均比上年同期增长10%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成为国企改革“江西样板”。

    记者了解到,江西于都南方万年青水泥有限公司开发的能源管理系统,将能源计量、统计分析、比对考核全覆盖,分析结果直接应用于实际操作,能耗控制能力进一步提高。于都公司吨熟料标煤耗全年控制在102千克以下;吨熟料综合电耗比预算下降了近3千瓦时,比上年每吨降低2.2千瓦时,节约成本300多万元,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我们的目标是继续走绿色化发展之路,我们正在推进利用现有4台水泥窑实施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项目,每天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2000吨,不会产生任何飞灰残渣,没有二次污染后患。今后,水泥厂将成为城市的‘净化器’,以后的城市将离不开水泥厂。”李世锋说。


    [责任编辑:GC05]

    水泥地理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请注册,凡本网注明"来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水泥地理"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泥地理"。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随时了解市场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