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水泥地理| 行业新闻| 人物| 正文内容

    宋志平:水泥业去产能怎么看怎么办

    ——访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

    2015年水泥产量25年来首次下降、价格持续下滑,企业经营压力加大。如何看待和化解水泥行业产能过剩?近日,《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

    水泥行业日子不好过

    记者:当前水泥行业面临的形势究竟怎样?

    宋志平:供给侧改革大家都认同。水泥行业的问题在供给侧改革中很有代表性,和钢铁、煤炭等行业一样,完全处在供给结构性过剩的状态,而且问题还有日益加重的趋势。现在中国的水泥产能是个天文数字,无论人均占有水泥量还是人均累计用量,都是全球第一,都超过了工业发达国家峰值很多。2015年水泥产量25年来首次下降、价格持续下滑,供给侧问题更加凸显。区域价格、效益全面下滑,水泥行业进入平台过渡期,企业经营压力巨大。我们的看法是,2016年和去年相比需求量可能还会下降,但供给量却还在增加,新建、在建熟料产能还有2亿多吨,这些都释放出来以后,水泥产能将达到40亿吨,产能利用率也就50%多,这是水泥行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前几年每年全行业还有七八百亿元的利润,2015年却有半数企业产生亏损,2016年如果做不好,可能就会全行业亏损。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行业所面临的挑战。

    记者:水泥行业如何应对当前挑战?

    宋志平: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生产结构调整的问题,另一个是市场行为如何引导的问题。

    就行业本身来讲,提高行业集中度和限产是其中最核心的工作。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建材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重组了4亿多吨的水泥,使水泥行业的集中度从18%提高到现在的53%。重组的好处就是让之前并不赚钱的水泥行业,在2010年到2014年赚了钱,尤其是2011年,行业利润超过1000亿元。这是全国通过结构调整推进供给侧改革最好的案例。

    另一件事就是自律限产,其核心是产销平衡。2014年前后,企业压力增大,有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提出了为减少冬季雾霾在东北和新疆等地实施错峰生产的措施。其实,现在的水泥行业装备水平大幅提升,排放粉尘量都符合国家标准,所谓错峰生产,除了冬季取暖错峰排放外,另一核心是着眼于限产。目前产能过剩阶段夏季生产的熟料都消化不了,根本不需要冬储,所以在北方地区开始推行冬季错峰生产很有必要。这是通过政府强制限产的供给侧改革的案例。

    水泥去产能要出“重拳”

    记者:大家都意识到了水泥行业去产能的重要性,但究竟该怎么做呢?

    宋志平:就是坚决去产能和让企业有利润。我有两个担心:一是由于中国建材发挥大企业作用,水泥行业前两年比钢铁行业日子好些,然而2015年行业部分企业带头打价格战,导致我们市场竞合的“马其诺防线”彻底崩溃,行业利润下滑很快。现在国家出面做钢铁和煤炭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力度很大,而水泥行业又没有强有力的措施,到时水泥行业可能会不如钢铁和煤炭行业。二是这么大的水泥产能,在“十三五”期间预计GDP6.5%增速的条件下,还能有一定的支撑。但“十三五”以后呢?为此,“十三五”期间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抓住供给侧改革的宝贵时间,果断去产能。中央明确提出,衡量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就是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这中间,企业有利润是一切的前提,没有利润其余就都没有了。要让企业有利润,目前就得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最近经济学家围绕供给侧改革讲得挺多,无非就是两件事:去产能和产品升级换代,这两件事就叫结构调整,减少过剩的低端的量,增加急需的高端的量。而对水泥行业来讲,供给侧改革和结构调整就是去产能,40亿吨水泥产能现在只卖20多亿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去产能上真抓实干,才能真真正正地在供给侧改革做点事情。

    记者:具体来看,水泥行业去产能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宋志平:围绕结构调整,我认为有四个手段来解决问题:

    第一,继续鼓励联合重组、增加集中度。欧美等发达国家,包括日本,水泥、钢铁等基础原材料产业,基本上到了一个高峰之后就是兼并重组,关掉很多工厂,几十家水泥厂变成几大家,高度集中,同时果断退出,果断产能出清。联合重组的目的是增加集中度,鼓励大企业按区域形成市场核心利润区,鼓励大企业之间产能互换,鼓励大企业托管中小企业,支持企业之间交叉持股,或者形成联合销售体进行联合销售。

    第二,严格禁止建新线。2009年我们提出国内的水泥行业不能再新建生产线了。从那时到现在7年里新增水泥产能10亿吨以上,差不多就是现在的过剩量。现在,水泥行业在全国各地都处于严重过剩状态,必须严禁建新线,更不能偷换概念把新建变成新增,搞等量淘汰、异地置换,这些年一些地方以这些名义又增加了很多产能。2015年全国又新增熟料产能4300万吨。水泥窑可以进行协同处理、垃圾处理,发展循环经济,但都要在现有生产线基础上工艺改造,而不能以这些名义再建新线,搞变相新建。目前我国的水泥厂大都是一流的装备,高过全世界平均水平,因为我们的厂大都是新建的,没有理由再建更新的,这一点必须坚持。

    第三,坚决淘汰落后。对低水平的落后产能加大出清力度,这也是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点。

    一是彻底淘汰小立窑。现在各地还有4000多万吨的立窑水泥,还没有完全淘汰掉,这个尾必须扫掉。

    二是淘汰日产2500吨以下的熟料生产线,淘汰小旋窑。

    三是分区域淘汰日产2500吨的熟料线。比如在有些省份如安徽,留存2500吨线就没什么意义了,因为5000吨线都过剩了。但有些省份如云南,2500吨线是主力机型,就没有必要淘汰。

    四是在日产5000吨熟料生产线过于密集地区,关闭一些日产5000吨熟料的生产线。5000吨线在技术、环保、效率上可能没问题,但过剩太多也不行。如果没有这种决心,去产能是去不掉的。不主动关一些工厂,最后就是所有工厂都过苦日子。这是绕不过去的。

    五是下决心全部淘汰低标号32.5水泥。32.5低标号水泥全世界都很少用了,中国还在大量用,甚至占比达到50%到60%,全世界的情况是42.5水泥占50%、52.5和62.5水泥占50%。

    六是废除直径3.2米以下的水泥粉磨,提高水泥粉磨质量,降低能耗。

    七是要提高建筑混凝土的等级。现在我们建筑的等级是C15、C30、C40、C50,现在我国仍大量采用C15,全世界其他地方没有这个等级,这个等级太低,很多房屋浇铸了混凝土,用不了20年、30年就坏了。供给侧改革中,我们要满足高端的需求,不只要淘汰掉落后的,还要推广高标号水泥、高等级的混凝土,包括特种水泥。

    第四,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开辟新的需求市场。中国水泥业的装备和技术水平是世界一流的,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牵引下,中国水泥企业要大步从过去只卖装备的时代,迈入全方位投资、进行国际产能合作的新时代。

    努力做好市场结构性优化

    记者:您如何理解“多运用市场的办法化解过剩产能”?您对市场结构优化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宋志平:在市场优化方面,我认为,全面开展错峰生产,发挥好以协会为主导的行业自律作用,发挥好大企业的引领作用,是工作的重点。

    一是大力开展错峰生产,扩大错峰区域。供给侧限产是当前应对市场需求下滑的主要应急手段。工信部和环保部联合发文要求在北方采暖区全面试行冬季水泥错峰生产。错峰生产的经验值得推广。错峰生产不仅应该常态化,还应该增加内涵,推而广之,实施减霾错峰、限碳错峰、春节淡季错峰、高温雨季错峰等;不仅在北方采暖区错峰生产,还应在南方和全国范围内推行,缓解供需矛盾、雾霾等问题。

    水泥企业是排放二氧化碳的大户,而且是单向排放,我国每年排放的120亿吨二氧化碳中,水泥行业占了10%左右。去年我去巴黎世界气候大会讨论了水泥的碳交易问题。2014年5000吨的水泥线给160万吨二氧化碳的配额,应缩减水泥厂的二氧化碳配额到只有80%的产能利用率。就像限电一样,企业想多生产也不行。

    二是加强以协会为主导的行业自律。开展行业自律需要协会主导,大企业引领,促进市场健康化,不恶意杀价,不搞倾销。国际上反不正当竞争有两个内容,一是反垄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才是垄断,一家企业即便覆盖70%的市场,如果没有滥用支配地位就不叫垄断。有一定市场定价实力和话语权,这是全世界企业的目标。另一个是反倾销,在当前过剩情况下,倾销是主要矛盾。这里的倾销指的是低价销售,产品价格低于在目标市场的平均成本。有人认为,竞争就是把价格打得越低越好,物美价廉,其实恶性竞争损害了企业,最后受害的还是消费者。

    三是支持大企业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在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大企业要发挥应有作用。从国家政策、行业发展和企业战略的高度,从消费者利益最大化进行系统化、全局性思考,探讨企业间通过交叉持股、置换产能、委托管理等方式合作共赢。

    在去产能的过程中,还有不少困难,但我们会坚定不移做下去,发挥中国建材的引领带头作用——带头淘汰32.5标号水泥、带头关闭富余产能、带头不建新生产线、带头执行错峰限产、带头稳定市场价格,在水泥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做有担当的企业。我们也呼吁行业内的兄弟企业都从国家政策、行业发展的高度,共同推动供给侧改革,共克时艰,开创水泥行业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GC05]

    水泥地理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请注册,凡本网注明"来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水泥地理"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泥地理"。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随时了解市场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