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水泥地理| 热点| 正文内容

    沪苏浙皖超级经济区方案上报 产业同质化难题待解

    都市圈经济已成当下中国很多城市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模式。

    5月9日,随着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以下简称社科院财经研究院)一项研究成果的发布,国内最大的都市圈—沪苏浙皖世界超级经济区(以下简称超级经济区)即将成立。目前该方案已经上报。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将是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经济区。而在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张健教授看来,超级经济区的成立,无疑将推动大区域的经济合作,“将会成为进一步推动整个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同时也会增强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世界最大经济圈浮现

    1982年12月22日,国务院成立上海经济区,这是中国最早的经济区,也拉开了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序幕。当时的上海经济区,以上海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苏州、无锡等10个城市。

    如今,长三角区域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长三角区域城市经济协调会也由此前的10多个城市扩充到了如今的30个,包括江苏、浙江全省以及安徽的合肥、滁州、马鞍山、芜湖等城市。

    在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基础上,一个更大的超级经济区即将成立。

    5月9日,社科院财经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在北京共同举办社科院财经研究院成果 《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2》(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会。

    《蓝皮书》从区域广化和深化的角度证明,至2020年,一个在综合经济、交通体系、市场体系、产业体系等领域实现全面一体化的世界超级经济区将出现在北至陇海线,南抵浙南山区,西至京九线,东临黄海、东海的广袤空间里,包括沪苏浙皖40多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倪鹏飞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超级经济区的人口总量和地域面积甚至GDP总量在世界上已经处于第一或领先水平,“目前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人口达到2亿人,面积34万平方公里,按照现在的GDP或者购买力平价,GDP总体规模是世界最大的一个区域”。

    201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沪苏浙皖地区常住人口为2.122亿人,地区生产总值为115466亿元,这一地区以全国3.58%的国土面积贡献了24.5%的生产总值。

    倪鹏飞表示,建设超级经济区,能够充分整合区域资源,形成以上海为中心,能匹敌和超越纽约、伦敦、东京的全球第一大城市群,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产业结构相似度较高

    按照规划,到2020年,长三角两小时经济圈将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全境以及安徽除亳州以外的总共4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到那时所有城市与上海之间的最短往返通勤时间将控制在4小时之内,能够实现当日工作往返,长三角将全面迈向"当日经济"。”参与此次调研的南京官方一位人士对记者说。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张健表示,当日经济对超级经济区之间的产业合作至关重要。目前长三角各地的产业结构转换速度呈现明显的同向变化趋势,产业一体化程度显著提升,产业构成为一体化的基础,长三角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并形成集群优势,推动产业发展。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超级经济区城市之间产业同质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社科院财经研究院课题组发现,2004年之后,长三角整体的产业结构相似度系数均值连续7年持续上升,2010年达到0.795。

    倪鹏飞介绍,从长三角各地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度水平来看,上海与江苏、江苏与浙江的产业结构相似度较高,近年来分别保持在0.9和0.85左右,而上海与浙江的产业结构相似度系数仅保持在0.7左右,江苏的产业结构介于上海与浙江之间。

    此外,上述课题组还发现,安徽与上海、江苏、浙江的产业结构相似度系数较低,说明安徽在产业结构上与长三角核心地区还存在一定差异。但从变化趋势上看,2004年以后,安徽与上海、江苏、浙江的产业结构相似度持续上升,特别是与江苏、浙江的相似度系数快速上升,目前已经达到0.8以上。

    “产业同质化严格来说不算坏事,因为这有利于协同做大产业,形成集群效应。但问题是,如何避免产业同质化竞争、产业重复和产业过剩,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张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GC02]
    打印 | 标签:

    水泥地理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请注册,凡本网注明"来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水泥地理"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泥地理"。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随时了解市场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