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水泥地理| 热点| 正文内容

    访台泥资深副总黄健强:战略决定"敲门声"

    2014年,是台泥进入进军中国大陆的第十个年头。台泥大陆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致力于“深耕华南”,产能目标为2000万吨;第二个“五年计划”,台泥根据中国水泥的形势变化,将战略灵活调整为“深耕华南,前进西南”,产能目标为5000万吨。这两个“五年计划”的目标都已如期达到,2011年集团制定“十二五”计划,提出第三个“五年计划”—— “2016年总产能1亿吨”的目标。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政治、环保转型变局中,在这阵“风”向变化中,台泥在大陆步伐犹如韧性的“野火”,越发旺盛和蔓延。台泥资深副总黄健强,主管台湾内销暨外销业务、大陆业务策略制定及督导执行,在采访中表示,“未来10年,大陆水泥需求将进入‘高延期’,即在某个高需求值上下波动的时期,而重组政策支持、控制产能、集中度提高、整合度提高,是‘黄金十年’,这也是台泥的机会”。

    与时俱进、循序渐进的战略,决定了机会的"敲门声”来临。

    方向:2016年总产能1亿吨的目标不变

    “台泥集团2016年总产能1亿吨的目标不变”,谈起发展,台泥副总经理黄健强向记者坚定地表示。“1亿吨”是指台泥在大陆、台湾的总水泥产能,台泥台湾产能已为1000万,大陆产能要做到9000万。

    翻开这两年中国水泥发展记录,台泥自2009年末强势收购昌兴矿业(在中国大陆地区除安徽巢东水泥之外的全部水泥资产)后,收购步伐反而减缓。“此前两年,包括台泥在内的部分大企业集团收购步伐减缓,主要因为由于国家政策关系,以及企业收购竞争导致收购成本偏高”,黄总说。

    水泥地理在跟踪市场信息中也不难发现,2009年的930文件提出严格控制新增水泥产能,非但没有达到预想中的产能急刹车,反而一方面刺激了众多企业抢分“最后晚餐”的疯狂,另一方面原有收购计划的企业集团产生现存产能或成为“不可再生资源”,加快并购步伐、扩大并购区域,部分出售企业也待价而沽,甚至坐地起价。

    至2013年底,台泥熟料产能排名全国第8位,熟料产能约为3600万吨,水泥产能合计约5000万吨,这意味着台泥在接下来的两年要增加约4000万吨左右的水泥产能。

    对此,黄总表示“机会总是有的,我们一直在进步”。这种自信主要来源于台泥对中国水泥行业发展环境变化的敏锐触觉:国家出台了对大集团更有利的政策,比如更严苛的环保标准,取消32.5水泥等,特别是大陆的水泥集中度的形成比预期更快,2014年2月发布《水泥行业推进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指出“2020年全国的前十家企业(集团)的市场集中度达到80%左右”。

    目前水泥的收购气候已经比较成熟,台泥将打破保守的收购策略,加快并购脚步。“西南、华南是重点,我们的收购区域基本锁定西南(重庆、四川、贵州)和华南(广东、广西)这五个省市”, 黄总说。

    2011年中建材旗下西南水泥正式挂牌成立,掀起了西南地区的大规模联合重组。水泥是个极具规模效应的产业,“或许中建材在这个阶段为规模而并购,更甚于为绩效而并购,自身本身绩效发挥还需要时间,但对行业贡献非常突出”,谈起西南市场的先行整合者,黄总如此评价,“当老大总是要牺牲多一些的,中建材以央企的高度推行、支持政府政策,让大陆水泥产业结构加速改善。”黄总笑称,“但也不可能只是老大一直在牺牲,我们也要跟上,一起整合市场,产业结构好了,大家都受益”。

    2013年初,台泥与中建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在此框架协议下进行西南水泥熟料业务互换,开创了大陆水泥业进行资产互换的模式,改变了中国水泥市场上实力大企业集团在同一市场碰撞的模式,这也是国外成熟水泥市场走过的路。“下一步台泥再进行和中建材类似赛德之类的区域置换合作,也是可能的。”黄总表示。

    2014年: 并购、私有化、垃圾协同处理、业绩增长

    任何优秀的企业战略总是循序渐进、方向明确,具体到近期,黄总清晰地指出“2014年,台泥有四个重点”:一是,并购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成绩”,今年要交出一张“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成绩单”; 二是,希望最少有一个工厂能完成垃圾协同处理;三是,完成香港下市、企业私有化。四是,今年在大陆的税后净利在去年16.75亿港元的基础上,期待至少有两位数增长。

    并购:“今年交出好成绩”

    1亿吨是台泥的2016年目标,细化到每年,要根据谈判进度而定。“潜在的并购对象已经有好几个,正在洽谈中”,黄总表示。关于收购标的选择,台泥有着重要衡量标准:有矿山资源、投产的、3000 t/d以上规模的新型干法生产线。

    而收购价格上,台泥仍然坚守合理、合法、透明的收购价格,经由财务评估,并报由董事会通过,主要有两个参考标准:一是收购标的企业本身的资产价值评估,二是以周边同时期收购的水泥企业为参考。

    私有化:“更好地进行大陆投资”

    2013年11月26日,母公司台泥提出私有化在香港上市的台泥国际,溢价约3成、以每股3.9元,收购所有在外的流通股权(约18.5%股权),涉资逾55.9亿元。

    黄总说,早前台泥在大陆投资受到“投资金额不能超过总资产40%”的政策限制,曲线绕行香港上市,经由台泥国际进行大陆布局,目前这个限制随着两岸开通等已经取消。而作为一家致力于长期有序经营的水泥集团,台泥能够流通的股本不大,股票的流通性不强,香港上市带来筹资优势并不明显。

    而真正触发台泥进行私有化的最根本原因,是“看好台泥国际的未来营运及内地市场的成长潜力”,但碍于香港上市条例,大股东持有上市公司股权不得超过75%,台泥的增持空间有限,限制了在大陆的再一步投资。“现在台泥在大陆投资都要经过台泥国际,私有化是为了下一步更好地进行在大陆的并购等发展决策,符合台泥的长远利益,今后台泥就能够直接拍板大陆投资”,黄总表示。

    台泥私有化预计在今年5月20号前能够完成,私有化完成后,在大陆投资收益将100%归属母公司。

    环保:“最少有一个工厂能够完成垃圾协同处理”

    “大陆社会在进步,政策对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未来老百姓、地方政府对水泥环保问题的关注将越来越大”,黄总认为这个力量是正面的,环保已成未来大陆水泥发展重要方向,不只是台泥会更重视环保,所有企业都要重视,不然无法生存。

    2013年12月27日,环保部发布了《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和《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30485—2013),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排放限制甚至严苛于欧洲标准,这个标准新建企业自 2014 年3 月1日起,现有企业自 2015 年7 月1 日起执行。“台泥新建的水泥企业基本上都能达到政府标准,并购的企业中部分还要继续加大投资改善。”黄总说。

    而今年台泥在大陆环保方面的新举措,主要是垃圾协同处理,黄总透露,“希望最少有一个工厂能完成垃圾协同处理”,“我们已经跟英德清远、重庆、贵州安顺、辽宁的当地政府签了意向书合作。”台泥在垃圾协同处理上已经有相当丰富、成熟的经验——在台湾,除了占据60%的水泥市场,台泥也做垃圾焚烧处理、清运、发电,是台湾最大的生活垃圾处理者之一,负责处理约20%的生活垃圾。

    对于唯一不能处理的二氧化碳,台泥和平厂与台湾工业研究院合作的“碳捕捉(钙回路捕获二氧化碳先导型系统技术)”已于2013年6月投产,是世界最大的示范点。相关媒体报道“台泥在先导碳捕捉迈向里程碑,吨生产成本将是有望降逾3成,同时对于整体环境友善。”不过黄总表示这个技术都还在试点阶段,完善、成熟、推广还需要更长时间。

    “环保是责任而不是成本”的理念已深入到台泥企业文化,这种环保责任需要财务能力的支持。比如在未来城市发展中,水泥厂可能要配合政府、配合环境,进行搬迁甚至关闭,这需要水泥厂在前期的盈利保证。黄总笑说,“所以水泥业一定要赚钱,合理价格、合理利润,才有能力去承担环保等社会责任,否则未来压力会越来越大,国际上一般说毛利率要在35%以上。”

    业绩:2014年净利润至少两位增长

    台泥国际2013年年报显示,台泥当年纯利约16.75亿港元,按年增加1.75倍,营业额约129.71亿港元,按年增长14.7%,其中大陆为126.15亿港元;毛利率按年增加8.9个百分点,至27.5%。

    2014年台泥在大陆的业绩目标为,税后净利在去年16.75亿基础上,期待至少有两位数增长。“今年一季度,台泥税后净利和去年同期相比,远超两位数门槛”,黄总说,“市场跟股票一样,是个信心问题,今年一季度主要是大家认为市场不错,不恶性竞争。”

    华南地区:海螺、华润、台泥三家规模相当,理念也很接近,占到市场六成到七成,其他中小型公司也很信赖这三家,市场相对单纯。此前广东PO 42.5为390元/吨,广西PO 42.5为310元/吨,是历年来第一季度最高的价格。

    西南地区:贵州去年表现得不错,一般建设周期需要两年到三年,今年维持没有问题,贵阳一带价格在350元/吨,台泥布局在黔东南一带,凯里在建线线预计 10月份投产;重庆去年表现不好,今年在改善,主要西南牵头的整合效应正在显现,280~290元/吨虽未达到预期,但较去年同期的220~230元/吨已有较大提升;四川靠近重庆的川东区价格还处于低位,在240~250元/吨左右,川西一带不错,价格320~330元/吨左右。

    热点问题: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政治转型变局中,水泥市场将如何走势?国外水泥市场、整合走过了怎样的路,能够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产能过剩、 32.5水泥取消又是如何看待?采访中,黄总结合国外、台湾的经验,回答了当前大陆水泥产业的一些热点问题。

    需求:大陆水泥需求有10年的高延期

    新一届中国政府对经济的定位已不再是高增长,而是稳增长。国际经验是人均GDP达到1.5万美金时,水泥需求从高峰见顶,开始往下走,大陆现在人均GDP还仅约为7000美金潜在发展空间仍然比较大,如基础住房、城镇化等。

    然而对走过台湾成熟市场、充分研究过国际市场的台泥水泥来说,已意识到大陆市场也是不可能无限制成长的。日本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保持了近10年的高延期,随着市场成熟、建设大部分完成、房屋自有率、城镇化到一定程度,需求开始回落,从最高点时的9000万吨,腰斩到现在4000万左右;台湾需求在90年最高时约为2800万吨,维持了也近10年,然而现在仅1200万吨。这种从成长到成熟再到衰退的周期欺负,是每个国家经济体的规律。

    “大陆可能也会走到这一步”,黄总说,“未来10年,大陆水泥市场不一定会成长,需求在某个值上下波动”,黄总指出这个值在25~27亿吨之间是合理的。“这10年仍是高需求期,同时大陆的重组政策支持、控制产能、集中度提高、整合度提高,是‘黄金十年’,这也是我们的机会”。

    从拉法基豪瑞看中国并购阶段:并购机会仍存在于中小规模企业

    国外水泥市场在经历了成长、成熟、衰退的周期过程中,逐渐走向强强联合,比如日本在原有7家规模相当的水泥集团基础上,整合变成3家。2014年4月7日,全球两大水泥生产商法国拉法基(LafargeSA)与瑞士豪瑞(Holcim)公布合并协议细节,对等合并缔造行业巨擘。黄总分析说,“这些都是市场发展的必然”。

    早期拉法基、豪瑞、CEMEX、海德堡、意大利五大家控制全球近一半产量,随着国际形势演变,这五大家的比重越来越弱。一方面,新兴市场已经越来越多大的集团出现,例如中国大陆的中建材、海螺,单独对抗不一定会成功。另一方面,成熟市场上,如欧洲经济要恢复到金融危机前,很困难,没有时间表。资产负债率成为大企业集团最大的包袱,以及种种因素综合,促使这两大国际集团走向合并。

    “我还是比较看好这两大集团的合并,对未来发展有互补作用,比如豪西蒙在印度成功,拉法基在西非成功。”黄总说。然而这种国际大水泥企业集团之间的合并,正如报告《who is next one?》所认为那样,并不会因此就停止脚步。

    而从目前中国大陆水泥业的企业格局形态看,仍存在众多中小规模水泥企业,并购重组主要是这方面的机会,但是随着大企业集团实力的不断增强,市场集中度提高,未来不排除大企业集团之间也发生并购的可能。

    产能过剩:适度过剩是合理的

    黄总认为,按官方发布的资料计算,大陆水泥运转率仅约为70%,而世界合理运转率是80%~90%,大陆水泥确实是产能过剩的。然而扣除季节性、气候性等因素,产能过剩或许并未如数字上显现的那么严重。全世界所有国家都有经济循环,都有水泥需求淡旺季,在旺季时平衡的,在淡季时受雨季、气候影响是过剩的,因此每个国家在不同时段都有过剩,都有不足。

    而理论上,大宗原材料产业保持适度过剩是合理的,水泥定位为国防民生基础工业,经济景气有坏有好,等好的时候再建,或许就错过了时机。如果水泥市场运作是成熟的,水泥企业是有能力调节这些供需关系;如果产业结构不好,企业无力调节,就会造成局部地区,或者不同时段的过剩。先进国家的水泥工业保持一定的过剩,用减产或外销的方式调节。

    取消32.5水泥:有利于稳定价格、促使水泥结构合理

    2013年10月份国务院颁发《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文件中指出,“推广使用高标号水泥和高性能混凝土,尽快取消32.5复合水泥产品标准,逐步降低32.5复合水泥使用比重。”黄总表示,“应该这么做,只是个时间问题。”

    “从建筑物建造的观点看,水泥应该是原料,商品混凝土才是商品,水泥标准应该是一致的,至于掺加多少混合材,应该是在混凝土时考虑的。”黄总说。美国、欧洲的水泥都是执行一个标准,中国应该跟国际接轨,多个标准不易于控管。目前大陆水泥混合材掺加有高有低,混凝土也没办法控制混合材,这本身对社会资源就是浪费。

    从市场看,黄总认为“有利于稳定市场价格,使水泥结构合理,解决部分产能过剩问题。”熟料大企业生产熟料,供应部分熟料给小粉磨站,小粉磨站掺加不合格比例混合材,生产32.5水泥,降低产品品质,把价格卖很低,反过来打击了熟料企业。取消32.5水泥,将减少小粉磨站的生存空间,熟料企业直接控制终端,不但提高品质,也有利于稳定市场价格,使水泥结构更合理。

    附:黄健强履历

    1949年生,毕业于国立成功大学交通管理系。1999年美国宾州大学华顿商学院高级管理人员研习班进修。1973年加入高雄厂及基隆厂,从事储运物流的业务工作。1983年调任苏澳厂及鼓山厂业务课长、高雄厂总务课长、台南营业所及高雄港发货站主任。

    1998年升任为业务部副理、经理,参与和平厂建厂完成后之台湾及国际市场业务拓展布局,成功开发美国及西非市场,使台泥成为亚洲重要外销水泥公司之一。1999年至美国宾州大学华顿商学院高级管理人员研习班深造。

    2005年出任台泥副总经理,任业务最高主管,在台湾全省增设搅拌站,成功完成台泥上下游产业链整合,完善台泥在省内的渠道布局。在其努力下,台泥除水泥产销做到全省第一外,预拌混凝土市场也稳居台湾第一。另一方面,他积极主导拓展美国市场,在2005使得台泥成为外销美国最大的亚洲水泥供应商,当年外销业绩也创下公司历年新高。

    2006年1月,升任台泥资深副总经理,主管台湾内销暨外销业务、大陆业务策略制定及督导执行。


    [责任编辑:GC03]

    水泥地理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请注册,凡本网注明"来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水泥地理"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泥地理"。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随时了解市场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