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市场调研点评
2018年市场表现,既符合预期,稍有些意外,量的恢复和价格的稳定符合预期。环保的焦点逐步南移略超预期,过去重点是在京津冀,现在转移到长三角。去年9月观点:2017~2018年错峰效果可能不如2016~2017年,因为大家已有所准备。
山东、河南这轮停窑时间库位不低,价格一度摇摇欲坠。2017年初北方库位低,大量南方水泥去了北方;2018年这种情况减少,一方面南方价格高了,北方市场吸引力减小;另一方面北方企业做了更充分准备,储备了一定库存。
一季度水泥销量平平:1月份进口熟料,山东、南通地区是两个主要卸货点。只是去年价格高,一定程度掩盖了进口熟料对行业的影响。1月份需求情况不好,受雨雪天气冲击,虽然同比销量增长,但更多是反映了春节的延后,比预想的要长。1月中旬一场大雪,造成很多工地提前放假,把需求一下子消灭掉。此外当时价格比较高,低标号水泥受价格影响比较大,也提前结束了部分工程项目,需求端受到了挤压。
节后需求:上海地区基本符合以往规律,春节后40天需求开始复苏。苏南地区启动有所延迟,可能是受两会影响。综合来看,今年需求肯定不差,大部分地区持平,个别地区比去年略强,比如苏州、南通地区。
有利的因素:
1)今年协同情况尤其好,价格维持高位,利润可以更好地弥补停窑造成的损失,企业都非常愿意停。对于小企业长远来说,他们资源有限,现在应该减少生产,节省矿山使用,保存矿山价值,这样可以做的长些。在发达地区江苏和浙江,征一个新的矿山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2)今年需求起来的时候库存都在低位,得益于行业协调,平滑生产,调节供给。往后看这么强的需求可能难以一直延续,但是库存在低位会继续维持,一直到5月份,应该没有太多问题。
上海周边需求持续5年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政府的资金可能是影响需求的变量。上海水泥需求一直维持平稳,有很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城市群发展带来了持续的需求,可能不是单一大项目的形势,而是很多零星的补充性、升级性的需求。苏南几个城市需求处于稳中有升的阶段,各方面基础设施和上海还有不少差距,也都在向这个方向发展。未来几年,长三角的需求还没到需要担心的阶段。
今年价格最好避免大起大落,根据季节性做适度调整,这样更有益于维护市场稳定。如果涨得太多,后面就是雨季,容易扭曲行业预期。水泥熟料进来以后终究要消化掉,不管贸易商是亏钱还是如何,供需关系发生改变的局面无法通过降价扭转。进口熟料一直没有断过,但是到南通流入的已经减少很多,往山东去的可能一直存在。这块影响应该可以忽略不计,毕竟量本身就不大。
一刀切错峰生产一定会有问题,和去产能之路是背离的。去产能在下行期做更容易做,小企业本身有压力的时候,通过环保、安全、标准提高,更容易压垮小企业,形成分化和优胜劣汰。现在行业太挣钱,只会吸引资金进入。
雷会长时期103号文的重要作用:对水泥行业优胜劣汰有不可磨灭功绩;很多立窑企业就是在技改过程中被淘汰的。技改做了一半,资金更不上,淘汰了很多小企业。
产能置换不是新一轮军备竞赛的充分条件:
1)受矿山资源约束,发达地区很难拿到新矿山,中部地区会稍好一些;
2)利润不好的时候,企业和政府进行产能置换的动机也会小很多。
水泥地理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请注册,凡本网注明"来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水泥地理"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泥地理"。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