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台泥的发展新路:向环保服务公司转型
2017年07月11日
水泥厂没有装卸原料产品的车辆绝尘往来,热带鱼、海胆在厂区附近海域游弋;垃圾焚化厂没有恶臭扑面,还有服务周边居民的温水泳池;3.1万种热带、亚热带植物在保种中心欢乐“生活”……这些场景颠覆了人们对水泥产业的刻板印象,也是台湾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台泥”)转型成为一家“环保服务公司”的“资本”。
台泥成立于1946年,已走过古稀之年的老牌水泥企业正朝着新的环保服务企业目标转型。中新社记者近日走访了台泥旗下公司营运的新北八里垃圾焚化厂、屏东辜严倬云植物保种中心、花莲台泥和平厂,感受其“环保不仅仅是责任”,将转型成为环保服务企业的新发展理念。
辜严倬云保种中心收藏经理陈俊铭介绍说,辜严倬云植物保种中心2007年成立,主要致力保护热带、亚热带濒危植物。中心由台湾海基会首任董事长辜振甫妻子辜严倬云女士捐地建立,并以其名字命名。目前有植物3.1万余种,是世界最大的热带植物保种中心。
自2004年进军大陆以来,台泥已在广东、福建、江苏等10余省区设厂。在大陆发展水泥产业的同时,台泥也促进海峡两岸在环保方面的交流合作。为保护台泥在大陆水泥厂区、矿区的植物,辜严倬云植物保种中心同大陆多所植物园、高校等机构合作,在多个厂区联合进行植物保种工作。
2015年起已连续三年在台泥大陆厂区进行植物保种工作的陈俊铭说,台泥在矿山开发的同时保护植物,保种中心将矿区的濒危植物进行保护或移植,还根据厂方绿化需求,提供原生植物建议清单。
从建设保种中心,在水泥厂实行“品学堂”计划,为附近学童提供营养晚餐和课余活动,到创立辜公亮文教基金会推动京剧发展,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台泥践行着辜振甫所提出的“谦冲致和、开诚立信”为商之道。
“水泥跟环保之间,不会永远是在两端的对抗,而是一个不断理解跟交换的过程。”台泥新晋董事长张安平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台泥要主动去解决环境问题,并更进一步去保护环境。
“环保不仅仅是责任。”接手台泥后,张安平提出,台泥将不只是水泥制造公司,而要发展成为处理大自然与人复杂关系的绿色产业公司,一个主动寻求环保解决方案、保护自然环境的公司。
为此,台泥重构了水泥厂、焚化厂,将余热发电、城市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碳排放“捕捉”等结合在一起,构成“绿色价值链”,努力带动水泥行业转型。
张安平说,以前看似免费的阳光、空气、水,在不远的未来将会是最昂贵的物品。未来台泥要更主动地保护环境、解决环境问题,不以商业利益最大化为第一目标。“环保不在于会不会被抓,而是该不该做。”他表示,自己将承袭辜振甫老董事长所传承下来的儒商精神,带着产业的机会与新可能,重现台泥过去在台湾、在两岸扮演的角色。儒商以“仁”为核心,“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利众只利己的事情不做。”
水泥地理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请注册,凡本网注明"来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水泥地理"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泥地理"。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