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产业集中度仍需持续提升
今年以来,伴随着周期行业回暖的东风,水泥产品价格也出现明显回升,相关上市公司股票的二级市场表现也可圈可点。这与政策面的环保督察、行业间的并购重组和企业层面的转型升级等都有密切联系。然而,就这三方面而言,实际上都可以归结为同一指向——整个产业集中度趋向提升。
在水泥产业刚刚在中国兴起的数十年内,水泥企业多处于分散经营阶段,行业集中度很低,大型水泥集团在企业规模、市场边界方面均没有充分发展。从时间纵向的角度看,21世纪之交成为我国水泥行业的生产集中度和市场集中度出现上升趋势的重要拐点。
记者查阅历史数据发现,1998年,我国水泥行业前10家企业的生产集中度占全行业比重不足5%;但到了2002年,生产集中度已提高到8.3%,销售收入占比达到9.3%,实现利润则占28%。此后,随着新型干法生产线技术的突破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如海螺水泥、天山水泥、山水集团等一批骨干企业脱颖而出。这些大集团财务实力雄厚,具有突出的成本优势和品牌优势,对市场的占领能力和支配能力也显著增强。
此后,这种趋势一直得以延续。近年来,虽然出现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产能过剩和价格混战,但是并没有阻碍水泥产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以2016年为例,根据中国水泥协会统计数据,这一年中国水泥产能规模前10家依次为中国建材、海螺水泥、金隅股份、中材股份、山水水泥、华新水泥、华润水泥、红狮集团、台泥国际和天瑞水泥。其中,与2015年相比,金隅股份重组冀东后产能规模由第11位跃居第3位,华新水泥收购拉法基中国水泥资产,由第7位跃居第6位。通过并购重组,金隅股份产能规模翻倍式扩张,华新水泥也通过收购产能也新增了1600万吨。可见,并购重组已经成为水泥企业提升市场占有率、抢占价格话语权的重要方式。
根据公开统计数据,在2016年,前10户水泥产能总计达14.4亿吨,同比增长6.38%。而中国前十大水泥企业产能集中度已经达到41.7%,较2015年提升2.29个百分点,提升较为明显。根据水泥业内人士预计,待“两材”重组最终全部完成后,产能集中度有望继续提升至42.4%以上。
根据测算,在2017年预期将完成的水泥行业1000亿元的净利润目标中,仅海螺水泥一家龙头企业所占比重便有望超过四分之一。这说明,随着产业集中度的逐步提高,中国水泥产业正在逐步进入由大企业集团主导的时代。这对于提高中国水泥工业的竞争力、加快结构调整能够起到促进和导向作用。
而集中度的提升,对于我国水泥产业的国际话语权也至关重要。虽然水泥产业整体来看属于“短腿产业”,但只有积极推进国内大水泥企业的发展,以点带面,确实提高水泥行业的整体素质,同时培育公平良好的市场交易秩序,以利于国内水泥企业之间的横向并购和联合,才能真正提高水泥行业的市场绩效,进而在世界水泥行业之中脱颖而出,实现“水泥强国”,并使产业在“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推进中,发挥更大作用。
水泥地理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请注册,凡本网注明"来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水泥地理"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泥地理"。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