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水泥地理| 行业新闻| 产业| 正文内容

    山东:水泥错峰生产面面观

    今冬水泥错峰生产秩序良好

    随着2017年初冬的来临,属于水泥人最大规模的错峰生产季,如约而至。

    11月15日起,按照工信部、环保部及山东省政府办公厅通知要求,山东省水泥行业开始错峰停窑。近日,记者从山东省水泥行业协会了解到:今年山东省水泥行业认真、严格落实冬季采暖期间错峰生产计划,目前除部分地区持有省经信委公告的承担民生供暖、危废及垃圾处理的个别生产线在正常生产外,其余企业全部处于停窑状态,整体执行情况良好。这表现出今年山东水泥行业在执行国家政策、落实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中,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

    回头看,山东从2014年开始实施冬季错峰生产以来,每年各地区都有持各种原因不参与错峰生产的企业,其中以民营单体企业居多。但今年错峰生产从11月15日开始以来,整体执行情况明显好于往年。在水泥产能比较集中的枣庄、济宁、泰安、淄博、烟台等地,绝大多数水泥企业都能如期自觉停窑,全省今年执行错峰停窑的水泥企业数,为历年最高。

    究其原因,一是经过几年的错峰生产经历,广大水泥企业对国家实施的错峰生产政策的认识逐渐提高了,思想统一了;二是错峰停产减少了过去因冬季生产造成的资源浪费和无序竞争,水泥减量投放市场,达到在淡季供需关系的平衡,还能够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弥补了因停产带来的损失,虽停窑,不减收;另外,停产减少排放,起到了区域环境保护和大气治理效应,树立了水泥企业负责任、有担当的社会形象。

    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外部环境因素。今年2月17日,国家环保部、发改委、财政部、能源局及京、津、冀、晋、鲁、豫六省市人民政府联合发文《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求以上省市的“2+26”城市“实施工业企业采暖季错峰生产”,除水泥(含粉磨站)外,还包括铸造(不含电炉、天然气炉)、砖瓦窑等行业。而且自4月7日开始的中国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行动,对京津冀及周边传输通道“2+26”城市开展为期一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涉及到水泥等9个行业。大环境的空前严厉,让水泥人看清了:不只是我们一家在战斗。

    当然,今年新成立的山东省水泥行业协会也发挥了积极作用。8月份协会成立后,积极搭建政府和企业沟通桥梁,全力组织各会员单位落实今冬明春错峰生产,为推动全省水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出了努力。

    “供暖、处置危废和垃圾”成关注焦点

    回顾水泥错峰生产几年来走过的历程,从最初东北市场企业自发停窑限产的自律行为,到后来“两会”代表的呼吁,行业媒体《中国建材报》的发声,最后上升到国家两部委出台政策积极推动,一路走来颇为不易。从这几年的执行情况来看,水泥错峰生产政策总体上得到了水泥行业的广泛赞誉和支持。

    2015年11月13日,工信部、环保部发布《关于在北方采暖区全面试行冬季水泥错峰生产的通知》(工信部联原函[2015]542号),决定北方地区在2015—2016年采暖期全面试行水泥错峰生产,错峰生产的范围为“北方采暖地区的水泥熟料生产线,但承担居民供暖、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及危险废物等特殊任务的熟料生产线除外”。

    然而,正是“通知”中允许“承担居民供暖、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及危险废物等特殊任务的熟料生产线”不参与错峰生产,却给两年来水泥错峰生产政策的执行,带来一些变数。成为水泥行业普遍热议关注的焦点,也给地方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推进错峰生产出了一道“难题”。

    难题就是如何来“界定”和“定量”供暖、处置危废和垃圾行为。

    11月14日,山东省经信委网站公告了各市上报的工业行业错峰生产企业名单,水泥企业共8家。淄博市政府公布了批复山东山铝环境新材料有限公司1#、2#水泥生产线协同处置市政污泥,可不纳入错峰生产。

    山东省水泥行业协会向《中国建材报》记者提供的情况是:根据实地调查了解,截至12月7日下午17时,全省水泥行业执行错峰生产,具备正常生产能力的59家企业、83条生产线中,停74条线开9条线(不含2000t/d以下及停产、特种、立窑)。其中未停窑的企业均符合经信委公告或备案不停产之列。具体未停窑企业有:淄博山水2#线、枣庄创新山水、泉兴水泥、沃丰水泥、鲁中水泥、山铝2条线、蔚阳水泥;山东莒州水泥有限公司未停产,该企业在省经信委公告名单中属于参与错峰生产单位,据了解该企业持有莒县县级环保部门批复的供暖文件。另外,烟台山水是今年省经信委公告备案的供暖企业,曲阜中联是省经信委公告备案的处置污泥企业,为响应错峰生产、落实环保政策,两家企业主动停产错峰,此举得到了业内同行的称赞。

    据了解,山东省经信委公告的获批复、备案的企业允许生产,但要求根据承担任务量核定最大允许生产负荷报备。但因目前尚无具体核定标准,供暖及协同处置企业在采暖期仍满负荷生产,这无疑加大了采暖季环境负荷,对整个水泥行业冬季错峰生产工作造成负面影响,也对其它停窑企业不公平。

    对此,有业内人士建议,今后错峰生产的界定和实施,首先由省经信委、环保厅备案认可;对承担居民供暖的水泥企业资格的核定,要明确供暖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且供暖期结束后要补足错峰停窑时间;对承担协同处置危废、垃圾任务的水泥企业,若有多条生产线,则由不承担协同处置任务的生产线补足错峰生产时间。

    也有专业人士指出,允许水泥熟料企业以向居民区供暖为由不参与错峰生产,过于牵强。工信部、环保部目前的政策还有完善的空间和必要。因为从目前水泥工艺技术来看,水泥回转窑筒体辐射热、窑头窑尾烟气余热均可用于回收采暖。也就是说所有水泥回转窑企业只要愿意,技术上都具备提供冬季供暖的条件,只是不同规模窑系统的余热产生和回收量不同,供暖面积会因此不同而已。向居民区供暖的水泥窑可以不参与错峰生产,但也应该在后期恢复生产后补齐停窑时间。

    11月上旬消息,中国水泥协会已向工信部原材料司发出《关于全面推行水泥错峰生产的请示》,内容提到:“有特殊情况的企业在统一的错峰生产期间不能停窑停产的,其应当承担的减排污染物量不能豁免,必须采取其它方式给予补偿,环境保护的责任必须履行。”这与上面提到的行业呼声内容类似。

    应理性看待水泥价格上涨

    几年前北方地区开展水泥错峰生产,初衷主要是避免水泥生产与冬季供暖燃煤造成大气排放的叠加。水泥错峰生产实施几年来,可以说较好地实现了这一目标。许多地方冬季空气质量明显好转,水泥行业暂时缓解了产能过剩带来的压力。

    然而今年特别是下半年以来,各地陆续传来水泥价格上涨的消息,个别地方的商品混凝土企业或协会,指责甚至状告水泥企业涨价。社会上一些包括行业内的网站或微信平台也参与其中,简单片面发布消息,推波助澜。其中不乏“价格疯涨”、“接茬涨价停不下来”、“价格暴涨乱象”、“××家企业集体涨价”等字眼,却很少有人冷静、理性地分析梳理价格上涨的背景和原因。这无形中妖魔化了整个水泥行业,引发社会的“侧目”。

    记者近日走访了山东省水泥行业协会和部分水泥企业,大家分析认为,11月15日开始错峰生产以来,水泥市场供应量相对减少,而山东的整体天气状况良好,气温适宜,各地工地施工呈现集中赶工期现象,使全省水泥市场需求在阶段内增加,水泥价格出现上涨波动,这属于很正常的市场现象。近一时期北方水泥企业几乎全部进入错峰停窑,投入市场的水泥量减少,全国各地水泥市场价格均呈现一定的上涨。后期随着天气降温、雨雪天气的来临,市场需求将逐步减缓,供需形势将趋于正常。

    在记者印象中,以往更多的是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水泥企业间的低价倾销,因价格上涨而状告水泥厂的情况十分罕见。只有一例,是在2011年。当时有水泥经销商给记者打电话,反映山东济宁、滕州一些水泥企业一夜之间突然大幅提价,他们与水泥企业签订有销售合同,且交了订金,他们不能理解和接受水泥企业的涨价行为,认为是恶意涨价,太不讲理。于是联系记者反映情况,甚至准备走法律途径。

    记者当时在电话中跟对方沟通了大致以下内容:这次水泥大幅涨价是全国普遍现象,不只是济宁、滕州一带涨价;在水泥成本构成中,煤炭和电费占到了总成本平均65%左右,也就是说客户买水泥的钱大部分是付了煤炭和电的费用,上游煤炭和电价波动,会直接影响到水泥价格;现在水泥产能过剩,是买方市场,水泥厂多低价竞争,甚至为保市场不惜低于成本销售,价格有低有高,是市场规律。

    显然,6年前这些简单的沟通内容依然适合于眼下,何况当时还没有错锋生产。现在长达120天甚至更长的错峰停产损失,社会上谁替水泥企业考虑过?一味的指责,对于水泥行业未必公平。

    眼下,山东的天气开始降温,胶东一带已有降雪,真正的冬天来了。水泥人除了负责任、勇担当、执行好错峰生产外,还要理性地牵好水泥价格的“缰绳”。


    [责任编辑:GC05]

    水泥地理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请注册,凡本网注明"来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水泥地理"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泥地理"。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随时了解市场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