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水泥企业众生相:几家欢乐几家愁
在水泥领域,云南市场可谓一块香饽饽。从拉法基入滇开始,近年来各大水泥企业纷纷涉足云南,力图分食一杯羹。
拉法基、海螺、西南、华新……纵观各大水泥企业这些年在云南的表现,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演绎了一出又一出水泥企业在云南的沉浮场景。
乘虚而入
2005年8月,拉法基与香港瑞安集团宣布签署合作意向协议书,组建拉法基瑞安水泥有限公司,共同推进双方在中国的水泥业务。
2007年底,拉法基集团与云南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表示要引领云南水泥行业进行产业升级,实施节能降耗等建设。
但当初雄心勃勃的拉法基入滇后的发展速度却显得过于缓慢,并几度传出要退出云南的消息。
数据显示,2009-2014年的6年间,拉法基仅在西南新增6条新型干法生产线,合计700万吨熟料产能,“西南霸主”的地位开始逐渐下滑。
尽管拉法基是第一个进入云南水泥建材业的国际巨头,但多年来既没有大肆攻城略地建生产线,也没有对云南市场进行整合。
用业内的话说,拉法基在云南有点“不思进取”,但这并不妨碍其它水泥巨头对云南的“偷窥”。也正是拉法基的“不作为”,给了其它水泥企业乘虚而入的机会。
与拉法基迥然不同的是红狮水泥。2009年,位列中国水泥企业十强的红狮控股集团从浙江携巨资入昆,投资15亿元在宜良建设两条日产8000吨的新型干法回转窑水泥生产线。
彼时,宜良全域的水泥年产能已经超过1000万吨,占据云南省水泥总产量的10%,因此,宜良工业园于2010年成为了云南省首个建材工业示范基地。
然而,这仅是云南水泥建材行业的一个发端。
同年7月,安徽海螺水泥与保山市龙陵县政府签订了投资建设两条日产6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项目,拉开了海螺水泥布局云南水泥行业序幕。
次年,海螺水泥又收购壮乡水泥100%的股权,其在云南拥有水泥生产线一度达到4条。
此前的2009年,海螺集团提出“立足省内,巩固华东,拓展华南,开发西部”战略,逐步呈现出“面向全国”的发展态势。
当年,海螺集团高层到云南考察后认为,云南的经济发展潜力很大,技术提升空间、市场整合空间也都较大,但缺乏在技术、资金、管理、人才、规模等方面拥有雄厚实力的企业。
几年间,海螺水泥在云南的步伐不断加大,先后与保山、文山、盈江等地签署合作协议。2011年9月7日,海螺水泥云南区域管理委员会成立。
为填补海螺水泥在昆明区域市场的空白,2014年4月,该公司将昆明宏熙水泥公司收入囊中,并于5月25日完成了股权合作管理权交接工作。
在管理权交接期间,海螺集团调配40多名专业技术骨干到宏熙水泥驻点帮扶,稳步植入海螺管理模式。
各方企业兴舞
几乎就在海螺踏足云南的同时,中建材也纷至沓来,成立西南水泥有限公司后大举进驻云南。
2011年10月,中建材与思茅建峰水泥、澄江华荣水泥、宜良金珠水泥在昆明举行股权转让及交接签字仪式,吹响了整合云南市场区域的号角。
中建材还与宣威宇恒水泥展开多次洽谈,最后于2012年达成了股份制合作框架协议,其中中建材占51%,宇恒占49%,2014年又斥资5亿元全资收购宇恒水泥。
这一时期,受各种因素影响,瑞安建业与拉法基的合作开始动摇。2013年初瑞安建业表示,西南地区水泥行业整合过慢,瑞安建业将按既定时间表退出。
2013年12月,拉法基瑞安水泥拒绝了瑞安建业退出水泥的方案。但一年后,拉法基集团以下属子公司接盘瑞安45%的股权。
2014年4月7日,全球两大水泥生产商——法国拉法基与瑞士豪瑞发表声明,合并成立新公司——拉法基豪瑞公司,这是全球水泥工业有史以来最大的并购案。
在拉法基与豪瑞之间的合并完成之后,新的拉法基豪瑞集团已在全球范围内正式亮相。而在中国市场,拉法基和华新水泥的合作也开始紧密起来。
事实上,2011年入滇的水泥巨头远不止这些。就在“狼来了”的同时,云南本土水泥巨头也在开始行动,与外来企业共舞。
昆钢控股下属企业昆钢水泥也在排兵布阵,四处出击,先后新建了保山公司3000吨/天、曲靖4000吨/天、镇康两条2500吨/天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
目前,昆钢水泥被对滇早有意的华润纳入麾下。业内分析,如果华润能将包括昆钢嘉华3家在内进一步整合,将在规模上超过西南水泥。
去产能化是关键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水泥群雄入滇符合国家战略决策,有利于推动云南水泥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以及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从水泥行业来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代表了我国水泥产业的最高水平,是行业管理、技术、工艺的最大输出地,而云南则是接受地区之一。
从竞争来说,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要高于西部地区,产业竞争自然需要东突西进。
据云南水泥协会的数据,2014年云南新增了13条生产线,增加产能1479万吨,总水泥产能为1.29亿吨,2015年又已投产了400万吨产能。
由于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小、产能无序野蛮生长、对水泥需求总量认识不清等原因,云南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目前已是不争的事实。
云南省工信委2014年6月发布的《云南省水泥产业2013—2017年结构调整方案》明确提出,要推动全省水泥产业结构科学、有序、健康调整。
“十二五”以来,通过采取支持省内现有水泥熟料年产能200万吨以上、国内前十位或以水泥资产为主上市的水泥企业参与全省水泥行业兼并重组和支持各州市水泥企业联合重组建设区域性水泥集团等措施,水泥行业兼并重组工作加速推进。
到2012年底时,中建材、昆钢建材、红狮、海螺、华新、华润、拉法基瑞安7户国内外知名水泥企业已成为云南水泥行业兼并重组的主体。
中国水泥网的消息称,2015年云南省水泥行业整体情况并不好,水泥生产线整体运转率不足60%,同时存在较多僵尸企业。
据了解,2016年会有已过审批的项目上马,但现有项目的开机率已不高,尽管有较多已过审批的项目未上,2016是否会有新增产能仍有待商榷。
201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列为2016年首要工作任务,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和产业重大结构性矛盾之一,而力推结构性改革已成为“国家行动”。
作为产能严重过剩的云南水泥行业,去产能化是当前及今后扭转局势的关键一招。业内认为,可采取去库存、禁新增、去产能、推并购等方式,推动云南水泥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水泥地理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请注册,凡本网注明"来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水泥地理"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泥地理"。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