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电改方案预期即将出台 电力市场迎变革
据报道,新电改方案预期即将出台,新电改方案除了已知悉的“四放开、一独立、一加强”的基本思路以及改变电网盈利模式之外,明确提出要改变电网企业集电力输送、电力统购统销、调度交易一体的状况,电网企业主要从事电网投资运行、电力传输配送,破除电网“独买独卖”的垄断格局。
知情人士透露,在新电改方案中,延续了深圳试点的基本思路,明确提出单独核定输配电价、积极推进发电侧和销售侧电价市场化、逐步减少或取消电价交叉补贴。
知情人士认为,此轮电改的核心,是确立了电网企业新的盈利模式。电网企业不再以上网和销售电价价差作为主要收入来源,而是按照政府核电的输配电价收入过网费,确保电网企业稳定的收入来源和收益水平。
同时,电网企业的功能也将按市场属性定位。改变电网企业集电力输送、电力统购统销、调度交易一体的状况,电网企业主要从事电网投资运行、电力传输配送,不再负责电力统购统销。这意味着,此前一直备受市场诟病的电网企业“独买独卖、调度交易一体”的垄断格局将打破。
调度独立一直被认为是破除电网垄断的关键。而按照新一轮的电改方向,虽然未提及调度独立,但是提出交易平台相对独立运行的形式。方案将明确原来由电网企业承担的交易业务与其他业务分开。
在建立了相对独立的交易平台后,推进电力直接交易成为新一轮电改的主要方向。知情人士介绍,方案将鼓励符合准入标准的电力用户、市场化售电主体,通过协商或市场竞价直接向发电企业购电,双方自主确定交易电量和价格,按国家规定的输配电价向电网企业支付相应的过网费。同时,鼓励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易机制,推进跨网跨行政区域的电力市场化交易,采取中长期交易为主,临时交易为补充的交易模式,促使窝电地区的富余电力更好地向缺电地区输送。
与直接交易相对应,新一轮电改意见或将同步缩减发用电计划。按照“增量为主,先易后难”的原则处理好市场电量与计划电量的关系,直接交易的电量不再纳入发用电计划。新增工业电力用户和新核准的发电机组,原则上不再实行计划电力管理,其电量纳入直接交易范围。
业内人士认为,新一轮电改将引入新的市场竞争主体,催生电力市场新的发展机遇。新电改方案提出的售电和增量配电业务放开、交易平台相对独立、电网企业盈利模式改变等内容,将深刻变革现在的电力市场格局。
知情人士介绍,售电侧市场化改革将允许6类企业成为新的售电主体,包括现有的独立配售电企业、高新产业园区或经济开发区、社会资本投资、分布式能源的用户或微网系统、公共服务行业和节能服务公司以及发电企业。
方案明确,允许现有的独立配售电企业从发电企业直接购电,缴纳输电费用,自主向用户售电;允许符合条件的高新产业园区或经济开发区,组建独立的配售电主体,直接购电;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成立独立的配售电企业,从事直接面对用户的低压配电业务;允许拥有分布式能源的用户或微网系统参与电力交易;鼓励供水、供气、供热等公共服务行业和节能服务公司从事售电业务;允许发电企业投资和组建售电公司进入售电市场,进行直接交易的同时从事售电或配售电业务。
在电力直接交易中,优先开放35千伏及以上的大型工业用户、高新产业园区、独立配电企业参与直接交易。支持节能环保高效机组通过直接交易多出力、多发电。
分析认为,售电侧市场化改革引入新的售电主体,将为电改新入局者提供新的市场空间。此次售电侧放开,将为节能服务公司、公共服务行业公司等打开一项新的业务领域。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从事节能服务的企业为4175家,其中节能服务公司已达3210家。一些配电设备企业或者正在为配网做准备的电气公司,也有望成为新的售电公司或配电领域有力的竞争者。
国泰君安分析师认为,电力行业大格局已经有超过十年没有发生过变化,整个行业万亿级别的销售收入、资产以及数千亿级别的利润总额,一旦出现自上而下推动的格局改变,将足以造就大量受益主体及资本市场投资机会。
国泰君安分析师认为,在发电侧,火电行业内部将出现盈利能力的明显分化。高效率低能耗大机组、距离高耗能负荷中心较近的机组将明显挤占其余火电机组发电小时数,低成本、低能耗的火电企业将受益。而水电企业将成为发电侧市场化推进的最大赢家之一,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将使水电电价逐步获得系统性提升。
售电侧和增量配电业务的放开,则将使得原先囤积于电网体内的一部分利润再分配到售电侧的竞争参与者中去,更重要的是,竞争的引入将很有可能大幅提升整个配售电领域的经营效率进而释放出更多改革红利。地方性小型电网企业将是电改的另一大赢家,有可能实现异地扩张。
而在用电侧,电力消耗大户的高耗能行业,将以直购电门槛为界限,出现明显两极分化。行业中的龙头、高效公司将是电力体制改革的另一大赢家。能够帮助高耗能企业降低成本及节能提效服务企业,也将受益此次电改。
水泥地理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请注册,凡本网注明"来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水泥地理"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泥地理"。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