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水泥地理| 行业新闻| 企业| 正文内容

    新型工业化为海螺集团筑就科学发展之路

    海螺集团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始终坚持发展不动摇,坚持突出优势主导产业,以战略的思维、发展的眼光、改革的活力,凝聚整合内外部资源,实现了超常规发展,加速了我国水泥行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为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2008年元月1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安徽的讲话中指出:海螺所走过的路,就是我们讲的怎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总书记殷切希望:把海螺建成国际知名品牌。

    回顾海螺集团的成长历程,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了国有资产的大幅增值,也在产业结构优化、推进节能减排、创新能力建设以及参与灾后重建、履行大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巨大的贡献。

    综合实力全面增强,国有资产大幅增值。从1993年到2011年,海螺集团水泥主业产能从150万吨发展到1.8亿吨,增长了120倍,位列世界前列;新型化学建材产能已达66万吨,多年位居世界第一;资产规模从4.6亿元增长到897亿元,年销售收入从5亿元增长到849亿元,分别增长了195倍和169倍,年创利润增长了131倍;资产负债率由初期的90%以上降低到46.7%。集团经营区域拓展到20个省市自治区,下属子公司130多家;自2005年起,集团已连续8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2012年列“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67位,列“中国企业效益200佳”第27位。海螺水泥名列2011年度福布斯亚太地区最佳上市公司50强榜单第三名。

    产业规模大幅提升,科学布局巩固优势。从1996年海螺集团成立至今,先后规划新建和收购兼并了102条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272台水泥磨;熟料产能从324万吨发展到18076万吨,增长了56倍,年均增25%,水泥产能从283万吨发展到20080万吨,增长了71倍,年均增长31%;2011年销售水泥熟料达20210万吨。海螺集团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参与灾后重建和西部大开发,发展区域已拓展到四川、重庆、贵州、陕西、甘肃、云南、新疆等地,为西部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海螺型材生产基地现已扩大到七个,年产能增加到70万吨,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研发创新驱动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由于大力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水泥制造技术和节能环保技术升级,“十一五”期间海螺集团新获得20项专利,5项软件专利,被认定为省创新型企业,海螺型材等6个集团下属公司还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研发的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被列为国家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荣获中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自主研发并成功实施了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窑处理城市生活垃圾项目,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实施“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成为世界首创。

    海螺集团以研发创新为支撑,发挥自身优势,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及时调整优化集团的产业结构。海螺集团全面推广应用了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在内部先后建成投运了62套余热发电机组,并在国内外推广应用了130多套余热发电机组;首套利用水泥窑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系统,2011年在铜陵海螺成功投运;三条代表当今世界最先进水平的日产12000吨熟料生产线相继建成投产;利用芜湖节能装备制造基地的实力,研发并生产出第四代篦冷机、大型辊压机、高效节能立磨、高效预热器等先进水泥生产装备。上述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产业化步伐的加快,不仅构筑了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为提升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打造绿色环保产业、助推发展循环经济作出了突出贡献。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能耗指标领先行业。海螺集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要求,注重企业发展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统一。海螺集团将节能降耗贯穿于工厂的规划、建设和生产全过程,围绕节能减排、安全环保和提高效率,实施节能技术改造,积极参与国家千家节能企业活动,加之余热发电等节能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各生产企业的能耗指标持续改进,保持了行业领先水平。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按照国家环保部的要求,在不断总结优化的基础上,海螺集团开发了先进的分级燃烧脱硝技术,2012年已先后对芜湖海螺、重庆海螺、建德海螺三种不同类型的分解炉实施了技改,减排效果非常明显,氮氧化物减排达30%以上。同时,通过技术研发,消纳工业废渣的能力继续增强,年消纳各类工业废渣2000多万吨。塑钢门窗的大面积应用,为我国建筑节能也作出重要的贡献。

    管理转型全面加速,内在活力不断增强。海螺集团公司坚持贴近市场,活化机制,以与时俱进的思路,健全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调整优化管理模式,不断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为集团公司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内在动力。为加强自身内部控制,预防风险发生,在海螺水泥下属企业成功试点后,集团深入推广内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内控的组织架构和制度体系。针对区域化发展的现状,围绕实现资源整合、提高管理效能,搭建了区域管理平台,构建了部室、区域、子公司多位一体的管理架构;建成了科研中心大楼,借助现代信息平台,构建了生产调度、物流运输、工艺技术、质量检验“四大控制中心”,开发并应用了多个信息管理系统,缩短了管理链条,提高了管理效率;实施干部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分批分期组织了干部脱产轮训,干部梯队建设卓有成效。不断健全内部激励机制,在完善岗位业绩考评体系的基础上保持员工工资性收入稳步提升,近年人均工资年增幅14%。

    人本理念深入践行,和谐文化蔚然成风。海螺集团持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公平竞争,实施人性化管理,在保持员工工资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着力改善员工的生活环境,企业凝聚力不断增强。海螺集团通过活化激励约束机制的建设,不断完善薪酬分配管理体系,注重正向激励,调动员工积极性;推行增量、增效、增加工资水平的薪酬思路,让员工充分享受到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成果。海螺集团上下还通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贯彻“先生活、后生产”理念,实施公开考评竞聘,实施职业培训、班组建设、文化活动、团队拓展训练等,着力打造富有海螺特色的和谐奋进的团队文化。

    海外发展步伐稳健,国际化战略业已展开。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海螺集团加快了兼并重组和国际化进程,特别是根据国家和省政府的号召加快了“走出去”步伐,加速由产品出口型向技术、资本输出型的转变。先后就水泥项目投资的可能性对印度尼西亚、蒙古、南非、巴西、越南等国进行了广泛调研。目前,印尼水泥项目已取得国家发改委的项目核准批文,商务部下发了设立印尼公司的批复,在印尼完成了公司注册,南加海螺等项目地质勘探、征地拆迁、项目设计、场址平整和附属设施建设等正积极推进。

    海螺集团正紧紧围绕“十二五”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并购重组战略、技术创新战略、人才强企战略,坚持以水泥和化学建材产业为主,延伸与主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坚持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坚持管理转型,构建适应国际化发展的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实现海螺水泥板块、海螺型材板块、集团服务业板块、节能环保板块四大产业板块协同发展,努力把集团创建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责任编辑:GC02]
    打印 | 标签:海螺,环保

    水泥地理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请注册,凡本网注明"来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水泥地理"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泥地理"。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随时了解市场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