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水泥地理| 行业新闻| 企业| 正文内容

    京津冀协同“叠加”供给侧改革 冀东金隅集体停牌谋变

    顶层设计正逐步迈入现实操作。今日,冀东水泥、冀东装备及金隅股份集体发布停牌公告称,公司分别接各自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通知,唐山国资委正与金隅集团筹划战略合作,合作内容可能涉及上市公司。据业内人士分析,此次停牌的冀东水泥、金隅股份均属水泥行业,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其停牌事项或与水泥产能的整合有关,而这也是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气污染防治、产业升级等核心诉求探路前行。

    水泥业巨头或谋整合

    从公告来看,冀东水泥、冀东装备及金隅股份等三家公司的停牌理由基本一致,均表示此次停牌是接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通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积极响应中央关于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气污染防治、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政策精神,唐山国资委与金隅集团正筹划战略合作事项。

    公开资料显示,唐山国资委为冀东装备、冀东水泥的实际控制人,而金隅股份的控股股东为金隅集团(属北京国资旗下),三公司均处水泥产业链。

    其中,冀东水泥为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水泥上市企业,公司官网显示,其在2013年底就已拥有1.25亿吨的水泥年产能,位居国内前三、国际前七。冀东装备则是大型水泥机械制造及工程服务商,具备日产2000吨至12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的国内和海外EPC工程服务能力。

    金隅股份同样拥有大量的水泥生产能力。其目前拥有32条熟料生产线,水泥产能约5000万吨,水泥熟料产销量约4000万吨。预拌混凝土产能约3000万立方米、预拌砂浆产能约200万吨以上、骨料产能约1000万吨,助磨剂外加剂产能约14万吨。

    然而,累加华北其他水泥企业,强大的水泥产能背后,却堆积形成了水泥行业严重过剩的境况。

    有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水泥行业出现经济效益严重下滑局面,水泥需求总量25年来首次负增长。由此,2015年全国水泥产量23.48亿吨,增速同比下降4.95%,其中华北区域市场下降14.60%。同时,2015年水泥行业累计实现收入8897亿元,同比下降9.40%,全国六大区域利润同比均呈现无差别化的全面大幅下滑走势,其中华北区域收入同比下降23%,全年亏损42.1亿元,呈全行业亏损状态。

    “供给侧”与“京津冀”联动

    在业内人士看来,冀东装备、冀东水泥及金隅股份三家公司同时停牌筹划重大事项,有着两层含义,其一是以水泥为代表的产能过剩行业将进入供给侧改革的攻坚阶段,有望由政府主导展开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其二,在政府推动及资本助推之下,备受关注的京津冀一体化将迎来突破,从而带来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并提出要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重点抓好钢铁、煤炭等困难行业去产能,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运用经济、法律、技术、环保、质量、安全等手段,控制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

    与此同时,京津冀一体化亦暖风频吹,近期,《“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已印发实施,明确了京津冀地区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

    《规划》提出,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的整体实力将进一步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协同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首都“大城市病”问题得到缓解,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

    记者注意到,金隅股份在2015年年报中也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非首都功能疏解为公司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机遇。北京行政副中心、首都新机场等重点项目的规划建设,将带动公司水泥、混凝土和新型建材等产品的销售;非首都功能疏解以及首都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等也为公司房地产开发、新型建材、地产与物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冀东装备、冀东水泥及金隅股份停牌整合将有着重大示范效应,在政策指引下,京津冀区域内的传统产业上市公司均有望展开整合策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竞争实力增强。如今日,河北宣工亦宣布,接控股股东河钢集团通知,集团正在筹划重大事项,上市公司为避免股价波动而自4月6日起停牌。


    [责任编辑:GC05]

    水泥地理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请注册,凡本网注明"来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水泥地理"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泥地理"。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随时了解市场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