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冀跨区域碳交易为何踌躇不前
2014年12月18日,北京市与河北省承德市正式启动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该试点为全国首个。
截至目前,北京和河北领先全国开展的跨区域碳交易已1个月有余。然而,近日有媒体披露,目前两地跨区域碳交易很多工作还处于筹备阶段,除去年底北京和河北承德两地之间已完成的首笔林业碳汇项目交易外并无其他交易进展。
跨区域碳交易试点缘何进展缓慢?背后又有怎样的“苦衷”?
“名不副实”的跨区域碳交易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透露,预计在2015年春节前后,承德6家先期履约的企业将上报碳排放数据,2015年交易试点将正式启动,6家企业也将于6月15日开始履约。而2014年底两地试行的首笔交易属于林业碳汇交易,此前承德市丰宁千松坝林场碳汇造林一期项目在环交所上线,预签发量为96342吨CO2当量,上线没过多久,眉州东坡餐饮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就买了其中的1550吨,每吨价格为38元。最终,双方成交量为3450吨,成交额达13.1万元,成交单价比眉州东坡上个履约期时交易价格低19元/吨。
然而,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蓝虹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两地首笔成交的林业碳汇交易仍不是真正的碳排放配额交易。“这是基于碳汇项目层面的交易,并未真正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层面上的碳交易。”蓝虹认为,只有将河北、北京纳入同一配额圈,实现场内配额交易,跨区域碳交易才能算真正启动。
北京环交所副总裁周丞曾透露,不同城市间要实现跨区域交易要确保减排同质性,各省市减排的1吨碳都是一样的,方可流通,而且还要形成统一规则来发放配额,形成统一监管体系和标准,不能再用“地方粮票”。但显而易见,这对于北京和刚接触碳交易的河北来说,似乎短时间内仍难以实现。
顶层设计不足配额分配不明晰
不少环保专家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北京、河北实现跨区域碳交易的进度稍显滞后,河北企业甚至政府开展跨区域交易积极性并没有想象中高。究其原因,蓝虹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对于跨区域交易,国家并没有制定更高层面的顶层设计,也没有出台针对区域的阶段碳排放总量目标和各城市配额分配比例。
“从经济发展水平上看,河北明显比京津要落后。从产业结构上看,河北的碳排放量肯定要比京津地区要高。如果配额分配机制不到位,那么对于河北企业来说,参与京冀一体化碳市场意味着要从碳市场购买配额,付出更多额外成本。本来就穷,结果还要掏钱买配额,肯定是不情愿的。京冀一体化碳交易的顶层设计,要能够激励河北减排,并能从减排中获得收益,这就必须要让河北的企业对碳市场具有良好预期”。蓝虹表示,企业看不到参与碳市场的良好市场前景,自然缺乏参与主动性。
“其实,不同的城市企业和碳市场都是有差异的,有差异才会有交易,也正因如此,原本北京和河北承德启动跨区域碳交易时,业内对于此举活跃北京碳交易市场的作用还是很期待的。”蓝虹表示。
配额分配:应向河北倾斜
“目前北京和河北的这种跨区域碳市场并未设置明确的碳配额分配比例。但下一步在分配过程中,倘若‘一视同仁’,不考虑到北京和河北的地区差异,就会出现如下情况:北京市的配额指标过于宽松,不需要花很大气力就可以完成减排目标。相对而言,河北省由于指标过于严格,导致企业完不成减排任务,必须要到市场上去进行购买。这样一来,北京企业不需要买,而河北企业又要花一大笔费用去购买碳配额,最终两方都不愿意参与,进而导致市场缺乏活跃度。”蓝虹表示。
蓝虹认为,真正依靠碳交易让河北实现减排的“治本”之道,是应尽早确定区域配额以及两省市的配额比例,让河北企业也作为市场供需中的一方出现在交易过程中。“河北企业本身就需要通过设备升级改造完成减排,倘若让这些企业看到,自己减排以后若额度仍有剩余,那还可以拿到碳市场上进行交易,这样一来也可以减少原本的减排成本。企业自然愿意去做。”她指出,未来河北在跨区域碳市场上,应扮演配额“供给者”,而非“需求者”的角色。“北京能效标准高且是个特大型的城市,排放量小,但减排标准也高,减排的空间小,相较之下,河北减排成本低、空间大,碳汇的交易价格或明显低于北京,因此,只要河北等城市实现了一定减排,对于两地间企业配额交易就可各取所需。”周丞表示。
蓝虹建议,在分配配额时,在配额分配上向河北多倾斜一些,而为北京分配的指标更紧张一些,令北京的企业产生更多的购买配额需求,甚至可以根据河北现有的碳排放量确定配额,让企业但凡出现减排就可以出售配额,变成可以赚钱的生意。“这样实施后,北京和河北可以形成转移支付的市场机制,改变北京单一地给河北补贴却总是无法帮到‘点’上的局面。”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洪继元此前表示,为做好跨区域市场调节工作,北京市在依据碳排放权交易公开市场操作管理办法实施配额拍卖或回购时,将综合考虑京承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与河北省和承德市共同协商后推进。
通过中长期目标保证市场活跃度
蓝虹强调,碳排放总量不能只顾眼前,制定中长期目标尤为重要,因为这是为碳配额确定长期保价的重要手段,“现在即使是北京,大多数交易都仅集中在履约期前,因为大多数企业不敢保证储存在手中的碳配额未来是否长期有价值且能不断升值,所以它们的交易仅为了完成履约而进行”。蓝虹认为,如果北京和河北,甚至是整个京津冀区域能够确定2020年左右的碳排放总量计划,该地区企业就会将碳配额作为资源及时储备、交易,真正形成市场需求。
“交易积极性,跟碳配额有效期长度有很大关系。碳配额有效期时间越长,那么企业对于持有碳配额预期就会越好,自然就愿意多购买配额进行存储以备今后不时之需。有效期的长度,需要通过法律法规确认一定时期内的碳排放总额,从而加以保证。”蓝虹认为。
水泥地理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请注册,凡本网注明"来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水泥地理"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泥地理"。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