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水泥地理| 行业新闻| 企业| 正文内容

    李叶青:市场发展空间仍在 企业需要做减法

    中国水泥市场吸引着全世界的眼球,中国有13亿人口,近14亿吨的统计消费量和产量,这是非常惊人的。从数据看我们确实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但是中国水泥工业和市场发展来看有喜有忧。我个人很清晰的记得04-05年的时候说过,我国的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市场会血流成河,但是当时没有几个人会相信和赞成。而事实证明就如我说的。

    这不是说我们的市场没有了,消费量没有了,而是产能的过剩。我国水泥工业的集中度低和快速发展的经济,水泥市场吸引的各路投资者进入,这之间形成了一种畸形发展形态,市场也形成了各种观点。比如需求量到底多少算合适,我们做个一个调研统计,实际上大家也都看到了,中国的水泥市场在一季度的消费量和四季度的消费量有一倍已上的差距。也就是一季度不到四季度的1/2。但是大家计算全年需求量的时候都是按四季度的量来算。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一个特点,固定资产投资和基建还带有一点计划经济的痕迹,四季度的水泥需求存在虚高,到了一季度淡季大家就比较难受了,这就造成了水泥生产线产能设计的基点有问题。

    再一个就是大家在涉及建造水泥厂的时候考虑问题太浅。没有把水泥行业看成一个投资规模大,环境影响大,退出壁垒高(当然进入壁垒也应该高)的产业。但是实际情况是我们的进入壁垒太低,退出的壁垒也就没有去在乎了。这是很不正常的,水泥厂一旦不干了,转型其他行当比较困难,也很难恢复成农业用地,几百亩地就荒在那了。

    我看到了很多观点说华东地区现在要淘汰2500吨的生产线了。这些生产线建设周期也不过5-8年,这是一种很让人感到遗憾的事情,也许投资者可以说经过这么几年基建投资的成本我已经收回了。

    但是我个人认为作为水泥厂不应该仅仅把基建的投资回收期作为整个的水泥厂投资回收期的,而要考虑整个社会退出的成本。我们现在的企业没有考虑到退出的社会成本,你原来占了别人的地,你怎么让它恢复起来,让他能干点什么,矿山开挖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等这些社会成本没有考虑。不能说我投资几个亿现在已经收回来了,或许还剩点银行的利息没有收回,但投资是收回来了,这种观点太不负责了。做企业的逐利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不顾及社会和大众利益的观点是不负责的。

    大家在算中国的水泥消费量时都在按中国经济GDP 按八九不离十的速度往上走,这个退了基础不错。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肯定还有潜力,如果比较一下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和中国的基础设施状态,中国的水泥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衡量一个国家的财富有很多,其中一种很简单的就是人均拥有的基础设施量,如人均用的高速公路,铁路和租房,供水供电,通讯量, 决定一个国家的财富高低,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大家知道像上海,在总量上已经处在世界很高的水平,虽然人均的GDP还赶不上发达国家,很多地方特别轨道交通还有很大差距。公路交通已经做的很成熟了。但是出了长三角地区就有很大的差距了,这就是市场需求量的所在。但是这种需求量在什么时候完全发挥出来,大家的观点就不一样了,就容易造成了误判,形成过剩产能。现在的中西部地区有这种可能。

    把中国建成一种怎样程度富裕的国家,中央提出的是到2050年基本实现基本现代化,这是是非常科学和正确的。而就水泥来说,现在即使是很发达的国家,水泥仍然有需求。我们到2050年才基本实现基本现代化,那么我们的水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以人均GDP最高的瑞士来说,他们目前的年人均水泥消费量仍有500-600公斤水平上,不是很差。我们不能想像到2050年中国的水泥就没有消费量了,这个就值得商榷了。如果我们把所有建设都在2015-2020年完成了,那么以后的问题就更麻烦了。所以我觉得中国水泥市场的前景是看好的,但是这个周期是很长的, 而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到了2050年中国水泥市场的消费仍在,人均500-600公斤左右的量是可以的,在基本实现基本现代化后中国经济仍然要发展,水泥需求还在。如果按人均1吨的标准来测算的话路线就不是这样了,时间就没有这么长了。

    从近期来看,华东地区是绝对过剩。只会在某个时间点会有缺口出现。但是从整体的产能和需求平衡点来看已经超出了最高点。个人坚信这一点。在这个区域就必须做“减法”,不能再做“加法”。但是看到的现象是仍然还有企业在做加法。

    可以这么说整个沿海地区基本全部过剩,四季度的供不应求是假象,是计划经济遗留下的到了年底突击投资建设赶任务造成的,不能反映整体。今后这种情况会慢慢走像平稳,季节差距会有但是不会有现在这么大。

    而未来中部、西部部个别地区的水泥投资计划完成,就会和东部地区一样,在2-3年后就会出现全部过剩的情况。这不是悲观,只是在大家的头上悬一把剑,警醒大家别犯错误。

    西部地区的包括西北地区某些省份投资严重过热,什么这么说了?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在90年代初,东南的经济高发展,GDP的增长在12-14的增长 水泥在1吨以上。但在98金融危机后,需求剧减,有些国家至今没有恢复起来,需求量减少了一半。泰国,马来西亚水泥工业在那个时候第一批发展起来的,现在很多生产线都停在那。泰国以往几年水泥1/3出口(1500万吨),国内需求不到2000万吨,实际产能4500万吨,人口5500万。但是今年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出口没有了市场,好在泰国水泥行业的集中度非常的高,就么几家大家熟悉的大企业。在市场运作的时候有基本的规则,市场没有极度恶化。

    这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很难想像,如果没有中央的4万亿的大规模投资,我们会有多少的企业就地趴下。我们的集中度太差了。

    危机之下,国外一样需求下降的非常快,大概平均下降了30%。国外发生经济危机时由于资金和信贷等问题首先是把基建项目停下来,和中国相反的思路和政策措施。所以大家的市场预期也就完全不同了。国外的量是下来了,但是价格确下的很少,大家知道危机当头,企业要出血,但是不能放血。我们的水泥的竞争理论是我的成本比你低多少,还是一种红海战略,大家都还在拼成本,拼到缺少社会责任,缺少产品质量责任,奶制品业的三鹿事件或许可以给水泥行业带来些思考。

    近两年中国水泥市场应该都还不错,大家也能看到投资的明显拉动。现在全球都在期盼中国经济的起飞,各种分析和专家都预测第一个带动世界经济回暖恢复的可能就是中国。整体市场不错,但这两年在局部地区竞争仍然会十分的激烈,主要是过剩的产能和新建项目带动的需求不匹配。大部分地区,尤其中西部在产能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之前,市场还是不错的。

    个人担心的是两年以后也就是2011年以后市场怎么办?从现在开始对中国水泥市场要进行认真的分析,这些年我们也没有怎么做对,有说过剩的,也有说供不上的,但无论如何,作为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人均水平到了1吨,个人认为是到顶了,要不就不符合逻辑了。现在需要做的是做“减法”了,如果还做“加法”,对未来市场是不利的。也就是在新的产能上来的时候要有相应的产能退出,否则今年明年没问题,后年肯定有问题。

    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我们从来不认市场不需要竞争。竞争是一个行业企业走向兴旺发达,走向脱胎换贵的的必由之路,不竞争就会固步自封了,但是我们竞争的目标是什么?这个需要大家好好的想想。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有更高层次的市场理论指导,不能说是发展的初期阶段这个笼统一句话来解释这个问题,不能无序的自由竞争,这只增加我们的沉没成本,我们本来就是一个不发达国家,如果沉没成本还很大的话要赶上去就更困难了。

    我们的竞争不能再停留在我的成本,价格比你低多少阶段了,而是要比我的效益要比你高多少,应该从这个角度来竞争。你一吨水泥赚30块,我赚50块,30的就应该向50的学习,而不是把每吨水泥的利润降到10块,甚至-10块,这是投资者和社会都不愿看到的。事实证明便宜没好货,同一区域的成本基本是一定的,除非是跨区域的比较,如果一味的拼成本,那么牺牲的就是社会利益和公众利益。是不可持续的。

    就华新公司现在发展的策略是“填空”。不是到密集市场中争挤,哪有空,潜在需求量我们才去哪,在竞争激烈的地区我们就不去,不做行业毁灭的破坏者和始作俑者。在中国的每份投资都是我们民族辛苦积累起来的,不能去浪费。华新人认为有空白和潜力的市场我们运作的很好,效益也不错,社会环境也很好,这就可以了。密集的地方有空档我们就去,没有就不考虑了。别的企业愿意去做那就去做,但最后总需要有人去收拾。那可以说5年后我们市场上还会有多少企业,会有多少大企业,大企业有多大,10年以后又会怎样?是可以判断和预料的,预计我们的集中度5年内提高一倍,45-50之间,10年后到60左右。这就做减法,中国水泥市场走向繁荣发达之路。


    [责任编辑:GC02]
    打印 | 标签:华新,李叶青,产业

    水泥地理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请注册,凡本网注明"来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水泥地理"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泥地理"。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随时了解市场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