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水泥地理| 行业新闻| 企业| 正文内容

    海螺集团:改制十年 铸就辉煌

     
    并购重组  造福一方
     
    徐德贵是中国水泥厂的一名老工人,他充满感情地描述了中国水泥厂加盟海螺集团前后的变化:“以前是窑尾大烟囱喷吐着灰尘,当地的棉花都卖不得好价钱;水泥磨磨头、磨尾灰呛得人不戴口罩不能进现场,一脚踩下去厚厚的灰土;工资拖欠,人心背离,有能力的自谋出路,没有能力的混日子。如今的中国厂可以用花园工厂来形容,老湿窑变成了绿地、原装运栈台变成了海螺湖,置身厂内看不到原先的浓烟,不仅工资按时到账,其它福利也得到大幅提高,大批周边的年轻人报名进厂,努力成为一名海螺人。”
     
    中国水泥厂是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水泥厂,但进入新世纪,由于工艺落后、负担沉重,公司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亏损数亿元。2002年,海螺集团以承债的方式整体购并了中国水泥厂,投资10亿元,生产规模由改制前的110万吨跃升到500万吨,累计实现利税4亿多元,在岗职工也从不能按期领取工资到如今的人均工资年增长0.8万元,成功盘活了国有资产,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水泥厂并不是一个特例,十年来,集团先后重组成立了庐山海螺、湖南海螺、八菱海螺等多家公司,特别是“十二五”期间,集团将并购重组作为四大发展战略后,加快了前进的步伐,仅仅两年多的时间,就收购了陕西众喜、四川南威、广西四合工贸、广西凌云通鸿、新疆哈密弘毅建材、贵州六枝、安徽亳州、江苏北固等多家企业。并购后,集团通过管理输出、技术改造、新建扩能和文化融合,让新加盟企业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生产运营的平稳过渡,经济效益逐步好转,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不仅扩大了公司经营规模,盘活了地方资产,解决了大批就业岗位,而且淘汰了落后产能,为推动我国水泥行业结构调整与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
     
    就像凌云通鸿的一名老员工在加盟海螺一年后所写的那样:“一年来,公司生产经营平稳过渡,营运质量不断提升;一年来,公司市场拓展捷报频传,水泥销量节节攀升;一年来,公司成本管控卓有成效,经济指标持续优化;一年来,公司专业体系从无到有,基础管理显著增强;一年来,公司员工队伍稳定团结,人才梯队逐步建立;一年来,公司文化建设扎实推进,员工生活丰富多彩;一年来,公司后勤生活明显改善,现场面貌焕然一新。”
     
    节能环保 履行责任
     
    2013年1月1日出刊的《中国水泥》杂志,梳理了我国水泥行业十余年高速发展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并盘点出“2012年水泥科技四大亮点”,其中海螺集团凭借着超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和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两项技术占据了半壁江山。
     
    十年来,海螺集团一直坚持履行大企业社会责任,瞄准国际先进水平,重视产学研合作,通过引进消化吸收、自主研发、集成创新,致力于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特别是合资成立海螺川崎工程和节能设备制造公司后,全面吹响了进军节能环保产业的号角。
     
    十年来,集团自主研发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水泥余热发电综合利用技术,拥有13项专利技术,集团在国、内外已建和在建水泥低温余热发电机组共140余套,涉及211条水泥熟料生产线,总装机容量1734MW,全部投运后,每年可发电约132亿度,按照火力发电同口径计算,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47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217万吨,为把水泥工业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作出了有益探索和贡献。该技术被列为国家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荣获中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在海螺集团的带动下,余热发电系统已经成为中国水泥生产线的标准配置。
     
    十年来,集团固体废物利用从2002年的183万吨增长到2012年的2100多万吨,几乎每年都翻一番;余热发电量从2002年的5614万千瓦时增长到2012年的近500000万千瓦时,增长了近百倍;减排二氧化碳量从2002年的5.18万吨增长到2012年的400多万吨;节约标煤从2002年的1.99万吨增长到2012年的170多万吨,为节能减排、生态环保作了卓越的贡献。
     
    十年来,集团先后在芜湖、铜陵等地建成了3条日产12000吨和4条日产10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工艺技术装备水平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2011年12月30日,铜陵海螺日产12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点火建成投产,人民网刊发报道称赞说:“海螺集团12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使用的设备技术先进,世界一流,很多领先的技术项目甚至是我们前所未见的。”
     
    十年来,集团联合开发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利用水泥窑稳定的高温环境完全降解垃圾焚烧产生的二噁英,实现无害化处理,设备全部实现国产化,且水泥生产设备可替代垃圾焚烧的部分设备,节省了投资。2008年10月,铜陵海螺世界首条水泥窑垃圾处理系统——日处理600吨的示范项目开工建设,每年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约20万吨,节约标煤可达1.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万吨。截至目前,铜陵、贵定两地项目已经建成投产,遵义、平凉、礼泉、忠县等地垃圾处理项目正在建设过程中。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顺利推广,不仅体现了海螺集团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在环保问题日益严峻的新形势下,为海螺集团的发展打开一条新路子。
     
    “十二五”期间,NOx首次被列入约束性指标体系。海螺集团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全力推进氮氧化物减排工作,通过采用具有海螺特色的水泥窑脱硝技术路线(精细化操作+低氮燃烧+SNCR烟气脱硝),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达到国家新标准要求。2012年对芜湖海螺、重庆海螺、建德海螺三种不同类型的分解炉实施分级燃烧脱硝技术改造,改造后氮氧化物减排达30%以上。目前,集团已完成了三批次计46条熟料生产线的SNCR烟气脱销技改。
     
    十年间,海螺集团通过开发应用新技术、加快产业化步伐,不仅构筑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为提升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打造绿色环保产业、助推发展循环经济作出了突出贡献。
     

    [责任编辑:GC05]

    水泥地理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请注册,凡本网注明"来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水泥地理"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泥地理"。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随时了解市场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