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 水泥地理| 行业新闻| 产业| 正文内容

    水泥业市场需求持续受压

    预计四季度,下游需求疲软趋势不会有明显改变,但随着淘汰落后产能等相关政策的不断推进落实,供需关系将会继续改善。因此,价格仍将成为决定四季度水泥行业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等指标的重要因素。

    景气指数继续下滑

    三季度,中经水泥产业①景气指数为99.6(2003年增长水平=100),比上季度略微回落0.2点,连续3个季度呈回落态势,但幅度相对温和。在构成中经水泥产业景气指数的6个指标(仅剔除季节因素,保留随机因素②)中,与上季度相比,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税金收入以及从业人数同比增速有所下降;利润总额由增转降;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速有所上升。

    进一步剔除随机因素,中经水泥产业景气指数为99.8(见中经水泥产业景气指数走势图中的蓝色曲线),比未剔除随机因素的水泥产业景气指数(见红色曲线)高0.2点。

    预警指数有所回落

    三季度,中经水泥产业预警指数为83.3,比上季度回落13.4点,虽然预警指数连续7个季度运行在“绿灯区”,但已由“绿灯区”中心线附近回落至“绿灯区”下临界线。

    生产增长继续放缓

    经初步季节调整③,三季度水泥产量为6.8亿吨,同比增长2.7%,增速比上季度下降2.1个百分点。从需求看,房地产投资增速继续下滑,影响到水泥行业的下游需求;从供给看,企业协同限产有所加强,淘汰落后产能政策,包括对小水泥企业的关停、部分地区雾霾天气的整治等也不断落实。因此,受供需两方面的共同影响,水泥产量同比增速有所下降。

    价格由涨转跌

    三季度,水泥生产者出厂价格由上季度的同比上涨2.1%转为下跌1.8%,未能延续前期连续3个季度的同比上涨态势;环比价格继续下跌,且跌幅有所扩大。本季度水泥环比价格跌幅扩大,一是以房地产投资为主的下游产业需求增长继续放缓,二是传统的需求淡季也导致价格有所下滑。

    销售收入增长有所回落

    受到价格下跌的影响,销售收入增长有所回落。经初步季节调整,三季度水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为4759.2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比上季度下降5.5个百分点。自2013年一季度以来销售收入增速首次低于10%。

    利润由增转降

    经初步季节调整,三季度水泥行业利润总额为295.3亿元,由上季度同比增长64.8%转为下降3.0%。利润总额由增转降,一方面是由于去年三季度水泥行业利润增速明显加快,形成了较高基数;另一方面是水泥行业价格由涨转跌,挤压了利润空间,也是导致利润增速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

    从盈利水平看,三季度水泥行业销售利润率为6.2%,低于去年同期0.8个百分点,比整体工业利润率高出0.7个百分点,但两者差距较上季度缩减1.8个百分点,表明水泥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已出现减弱趋势。

    库存增长继续加快

    经初步季节调整,截至三季度末,水泥行业产成品资金为471.4亿元,同比增长19.6%,增速比上季度上升5.2个百分点,已连续6个季度呈现上升态势。三季度,水泥行业库存与销售收入增速出现较为明显的分化走势,二者之差较上季度扩大10.7个百分点,表明水泥行业库存压力继续加大。

    周转天数仍持续上升

    经初步季节调整,截至三季度末,水泥行业应收账款为2686.4亿元,同比增长15.4%,增速下降6.3个百分点。

    三季度,应收账款平均周转天数为49.6天,比去年同期增加4.0天。

    投资增速有所下降

    经初步季节调整,三季度水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4754.5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比上季度下降3.9个百分点。受需求减弱以及当前资金状况紧张的共同影响,企业投资意愿趋弱。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下降的大环境下,作为产能过剩产业和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之一,目前水泥行业投资增长依然偏高,未来投资增幅可能进一步下滑。

    税金增长有所放缓

    经初步季节调整,三季度水泥行业实现税金总额209.5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比上季度下降7.6个百分点。税金增速下降主要与利润总额由增转降,价格由涨转跌有关。

    用工需求保持稳定

    截至三季度末,水泥行业的从业人数为159.0万人,同比增长4.2%,增速比上季度略微回落0.1个百分点,企业用工需求保持稳定。


    [责任编辑:GC02]
    打印 | 标签:市场,需求

    水泥地理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请注册,凡本网注明"来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水泥地理"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泥地理"。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随时了解市场行情